">
湖北長江電氣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新城(右)做客湖北日報企業家全媒體縱橫談。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溪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志兵 王際凱 通訊員 陳珉 陳香君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世界最大單體機場航站樓,被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跡”之首。
來自湖北武漢、中國光谷的一家電氣企業,點亮了這座國際一流的智慧機場。
這個“智慧能源建設引領者”,名叫湖北長江電氣有限公司。
不僅是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還有世界最大低溫多晶硅單體工廠華星光電、世界跨度最大的雙層懸索橋楊泗港長江大橋,世界最大的光熱光伏項目迪拜光伏……長江電氣為一個個“世界之最”的標桿性工程項目“燃燈”。
4月12日,湖北長江電氣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新城做客湖北日報5G演播室,分享企業的發展故事。
企業名片
湖北長江電氣有限公司創建于2006年,位于中國光谷,是全國知名致力于新能源建設、智慧能源解決方案、輸配電設備智造、電力及消防工程總承包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產品和服務遍布中國各省及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企業產能規模過百億元,是湖北制造業百強。
精彩語錄
在與眾多國內外巨頭的競爭中,長江電氣脫穎而出,為北京大興機場核心區提供智能電氣設備,點亮了這座國際一流的智慧機場。
我們堅持專注主業、堅守實業,苦練內功、科學布局,以“智能制造”引領行業轉型升級。
我們創造性探索出“黨建引領,前瞻戰略,眾創平臺”三大法寶,這是企業持續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密碼。
關鍵詞:科技強企
互聯網智能柜獲我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國家電網、三峽水利工程、中國高鐵、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中央電視臺新大樓、武漢地鐵、鄂州花湖機場湖北首條智慧公路、巴拿馬機場……
長江電氣系列產品應用于百余項重大工程項目,說起服務對象,王新城如數家珍。
最讓他驕傲的“C-smart互聯網智能柜”,曾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8年,在與眾多國內外行業巨頭的競爭中,長江電氣脫穎而出,中標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核心區電氣設備,這款智能柜就是一招“殺手锏”。
“C-smart互聯網智能柜”處于國內外領先水平,實現主動式運維、精細化管理,核心元器件均采用公司自主品牌產品。以智能柜為核心的綜合能源管理系統,像是無微不至的“智慧能源管家”,不僅能提供實時監控、故障預警、隱患定位、能耗分析、節能優化、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等,還能出具“用電體檢報告”和“節能優化方案”。
“以某知名空調企業的沌口工廠為例,以前年用電耗費3200萬元。在產能不變前提下,系統建立后,年用電耗費降到2900萬元,節能率達9%。”王新城介紹。
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湖北創新型企業,長江電氣堅持科技強企,聚焦主業持續推進產品迭代升級。目前,公司業務和服務網絡遍布全國各省份和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提供智慧能源系統、智能輸配電設備、電力工程總承包的智慧能源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商,產能規模過百億元。
公司創建了長電研究院,專業團隊緊盯行業發展要求開展自主研發,在新能源和智能電網領域獲得一批國家專利和軟件著作權。去年,新推出光伏、風力發電站等新能源領域系列電氣產品。
“硬核”實力支撐,近年來面對疫情沖擊、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考驗,長江電氣生產經營逆勢增長。今年一季度,銷售收入再次實現同比增長30%。
關鍵詞:轉型升級
建成華中首座電氣數字化智造中心
機器手臂上下翻飛,一片片金屬件被放置到機床上,配電柜柜體金屬件很快成型。
從原材料出庫,到上料、沖剪、分揀、碼垛等工序,均由機器人、吸盤、軌道等完成;從原材料卷板到送料、整平、沖孔、貼膜、輥壓成型、切斷,全過程實現自動化。
“2021年7月,長江電氣投產的華中地區第一座電氣數字化智造中心,提升生產效率40%以上。”王新城說。
長江電氣數字化智造中心瞄準全國同行業智能制造最高標準,其自動化柔性生產線,也是我省首條智能高低壓設備生產線。
“以前每個班需要35人,現在只需要一人值守,可實現24小時不間斷生產。通過精益‘智造’,實現最優產品、最短周期。”王新城說。
從租賃簡陋廠房制造傳統的輸配電設備,到建設智能電網產業園,再到數字化智能制造,走過16年歷程的長江電氣始終咬定“轉型升級”不放松,不斷發展壯大。
謀劃打造數字化智造中心,始于2019年11月。不久,新冠肺炎疫情發生,短暫打亂了企業正常生產經營。項目還能繼續嗎?
答案是“逆勢加大投資”。2020年5月19日,武漢“解封”僅一個多月,數字化智造中心便啟動建設。
王新城認為,電氣制造業的智能升級,既是大勢所趨,也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同時,另一個新情況,更加堅定了他的決心。
疫情期間,長江電氣緊急承接了火神山醫院、協和醫院、同濟醫院、湖北省婦幼光谷院區、中山醫院、黃岡大別山醫院、日海方艙醫院等工程的電力施工和保電值守任務,一度面臨原材料訂單“沒人接”“進不來”等狀況。雖然通過艱苦努力,企業最終解決了難題,但他們意識到,只有建設數字化智造中心,才能從根本上補上這個短板。
“我們堅持專注主業、堅守實業,苦練內功、科學布局,以‘智能制造’引領行業轉型升級。”王新城說。
關鍵詞:投資湖北
加速布局新能源產業,打造民族品牌
“我們企業生在武漢、長在湖北,我們始終看好湖北、投資湖北。湖北大發展就是我們的大機遇,這也是我們的信心和底氣所在。”訪談中,王新城對未來充滿信心。
湖北加快構建“51020”現代產業集群,在王新城看來,這是又一次重大機遇,“5個萬億級支柱產業,其中就包括現代化工及能源;10個五千億級優勢產業中,高端裝備排在第一位;20個千億級特色產業集群,同樣包括新能源與智能制造裝備等多個領域,這與長江電氣發展方向高度契合。”
良好的營商環境,也是吸引長江電氣深耕湖北的一個重要原因。
王新城現場分享了一個故事。
隨著企業發展的需要,對中高級職稱人才需求加大,但因為許多員工工作忙碌,常與職稱考試失之交臂。去年4月,相關部門了解到企業訴求后,開辟“綠色通道”,組織專場評審。30名員工抓住這個機會,通過嚴格考核,拿到夢寐以求的中高級職稱證書。
對于企業全面發展,王新城認為,要堅持多年實踐形成的“三大法寶”,“我們創造性探索出‘黨建引領,前瞻戰略,眾創平臺’三大法寶,這是企業持續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密碼。”
黨建引領,明方向、聚能量、謀發展。聽黨話、跟黨走,以紅色黨建激發奮斗熱情,凝聚創新創造的合力。
前瞻戰略,根據國家大政方針政策,及時調整和確立公司發展戰略,科學推進產業布局,保證正確的發展方向。
眾創平臺,企業以同創共享、合作共贏為基本價值取向,以培育、服務、成就有理想、有勇氣、有激情的創業者為目標,企業提供產品、技術、管理、政策、資源等條件,以支持、指導創業者建團隊、拓市場、接訂單,助力創業成功。
80后“創業家”王明,從一名自主創業者轉而進入長江電氣創業。他帶領的創業團隊42人,今年一季度訂單1.52億元,二季度預計訂單1.5億元。近年來,公司眾創平臺孵化出千余個像他這樣的80后、90后新生代“創業家”。
“歡迎更多有創業夢想、有事業追求的有志之士,加入長江電氣干事創業大平臺,同創共享,共同富裕。”王新城現場發出邀約。
王新城表示,將堅守“產業報國,實業興邦”初心,加速布局新能源產業,加快提檔升級,創新建設智慧能源,打造引領行業的民族品牌,助力國家“雙碳”目標實現和湖北高質量發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