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力電工襄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高文廣(右)做客湖北日報企業家全媒體縱橫談。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魏錸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肖擎 通訊員 張繼宏 黃道鋒
從一個成立時注冊資金只有3萬元的小公司,成長為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從起動功率數值不斷刷新,到“孵化”一批本土軟起動廠家,推動襄陽形成電機軟起動產業集群;從結緣“軟起動”,到逐夢“清潔電能”……位于襄陽市的大力電工襄陽股份有限公司,近30年來不斷蹚水涉灘,坐熱創新“冷板凳”,成為軟起動行業的龍頭企業。
4月18日,大力電工襄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高文廣做客湖北日報5G演播室,解析企業的創新“密碼”。
企業名片
大力電工襄陽股份有限公司始創于1993年,專業從事電機軟起動及電氣成套設備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及服務,在全國擁有較為穩定的客戶3000多家,市場覆蓋全國及海外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余個行業,擁有發明專利50多項,主導制定了7項產品的國家標準和4項行業標準。同時持續14年投入釩電池儲能系統的研發,持續8年投入粉塵治理,取得豐碩成果。
精彩語錄
當變頻技術被攻克的那一刻起,大力電工就不再只是做軟起動了,而是能進一步解決大型電機的變頻調速、風力發電的自動無功跟蹤補償,市場容量擴大10倍以上。
創新是大力電工的“命脈”,沒有創新,企業走不到今天。
一旦堅定了目標,破點皮不要緊,只要不撞得頭破血流絕不回頭。
一家頭部企業帶動一個行業——
襄陽軟起動產業赫赫有名
大型電機開機時,需要借助輔助設備讓電機慢慢轉起來,以保護電網和機械設備,并提高其使用壽命,這種輔助設備就是軟起動。
大力電工襄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高文廣介紹,襄陽的軟起動產業聲名赫赫。上世紀80年代,原襄樊市第一水泥廠總工程師、被譽為“中國液體電阻起動器之父”的丁丕烈,為解決廠里最主要的設備水泥磨起動難題,設計制造了液體電阻起動器,此項技術后來轉讓給原襄樊市機電研究所。
1992年12月,機電研究所與兩個制造廠合并,成立長虹數控集團,主營機床電氣控制等。其間,軟起動不再作為主業,被邊緣化。
1993年1月1日,機電研究所13位技術、生產、銷售人員下海,自籌資金3萬元,在相關部門支持下,成立傳感測控技術研究所,繼續推進軟起動相關業務。此為大力電工的前身,這也是當時國內最早專注于軟起動研究的企業。
高文廣也因為一紙專利技術,放棄了當教師和研究所職工的工作,義無反顧走上軟起動之路。
曾經,電機起動最困難的領域是水泥行業。由于重載起動,加上電網容量小,一些廠幾周時間都起動不了,幾乎處于停產狀態。大力電工成立后,不斷改進技術,以星火燎原之勢在全國迅速推廣,徹底解決該行業的電機起動問題。
隨著工業企業規模越來越大,電機容量越來越大。軟起動涉及的行業從水泥拓展至鋼鐵、石油化工、礦山、水利等數十個領域。
高文廣說,開風氣之先的大力電工陸續開發出電子降壓軟起動、降補軟起動和變頻技術軟起動,推動該市形成電機軟起動產業集群。最高峰時,襄陽這一產業集群占據全國80%的市場份額,撐起中國軟起動行業的大半壁江山。
客戶點贊產品創新——
“你們簡直就是送來了一臺印鈔機”
在企業近30年發展中,高文廣對3次技術創新記憶猶新。
1999年12月,山西海鑫鋼鐵集團公司建設1080立方米的高爐,在西安召開技術方案論證會。得到消息的公司董事長張軍紅和總工程師余龍海正在前往廣州的火車上,二人下火車直奔機場,趕到西安,沖進會場,誠懇表露心聲:“請給我們一個機會。”海鑫鋼鐵公司一位懂技術的負責人聽完介紹,當場拍板:冒一回險,軟起動裝置用大力電工的電阻軟起動。
2002年5月,山西聞喜縣。在3家行業報社記者、20多家大型客戶代表等百余人見證下,大力電工把握住機遇,把國產軟起動裝置功率推高到13500千瓦,且一次起動成功。
高文廣當時31歲,事后有人問,你們膽子真大,起動不成功怎么辦?“機電研究所出來的這批人,技術功底扎實,反復驗證,心里有數。”高文廣說。
2007年,全球第一代大型電動機降補固態軟起動裝置在大力電工誕生,并在重慶鋼鐵公司一次起動成功,這是該企業第二次技術創新。
該產品的成功使用,使西門子和ABB等國際巨頭,在我國退出了2萬千瓦以下的軟起動市場。
變頻技術代表軟起動發展的最高水平,大力電工的第三次技術創新主要圍繞高壓更大功率電機展開。
2011年12月,該企業研發的1.5萬千瓦高壓變頻軟起動裝置在江蘇中天鋼鐵集團一次起動成功,這也是當時國內最大功率的變頻軟起動。大力電工在超大功率電動機起動與國外巨頭同臺競技的基礎由此奠定。
高文廣說,當變頻技術被攻克的那一刻起,大力電工就不再只是做軟起動了,而是能進一步解決大型電機的變頻調速、風力發電的自動無功跟蹤補償,市場容量擴大10倍以上。企業順勢開發高壓大功率變頻調速器,此后又首次在江蘇吉化化工一臺大型風機上使用,為對方每日節約電費萬元。吉化化工企業負責人點贊:“你們簡直就是給我們送來了一臺小型印鈔機呀。”
創新驅動力從何而來——
機制活,多維度筑牢發展基石
坐“冷板凳”不易,把“冷板凳”坐熱更不易。
回首走過的近30年,高文廣坦言,創新是大力電工的“命脈”,沒有這個“殺手锏”,企業走不到今天。
公司十幾個創始人從研究所出來,多數人對技術感興趣,有實力。為鼓勵穩定持續的創新,大力電工制定激勵政策,根據開發產品每年銷售獲得的毛利,前三年按5%,以后按3%獎勵研發團隊。技術人員只管把本事拿出來,一門心思搞創新。
除此,公司還把研發中心設立在武漢東湖高新區,把營銷服務中心設立在北京,生產基地放在襄陽,多維度筑牢企業發展基石;和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建立緊密的合作模式;每年根據企業效益拿出收入的5%至8%用于技術研發與改進;建立湖北省高壓大功率電動機軟起動工程技術中心和重點實驗室。
通過這些措施,大力電工不僅在軟起動技術上遙遙領先,主導起草7項軟起動行業的國家標準和4項行業標準,而且在變頻調速技術、自動無功補償技術等方面取得一大批成果。截至目前,企業擁有50多項發明專利,培育了一個國家級博士后創新團隊和兩個“隆中”人才創新團隊。
從2008年開始,大力電工又在風光發電領域布局,重點研發釩電池儲能技術。
“明確了清潔電能的目標,我們會堅定走下去。破點皮不要緊,只要不撞得頭破血流絕不回頭。”高文廣介紹,大力電工經過14年持續不斷的研發與試制,頂住各種壓力投資1個多億,已擁有釩電池全部核心技術和一定生產能力,正朝著產業化穩步邁進。目前企業已在襄陽高新區建立230畝的清潔電能產業園,致力深耕襄陽,再打造一個百億的釩電池儲能制造企業。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