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蓉(左二)正帶領村民制作艾草手工繡品。
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黃璐 通訊員 袁平 張國榮
端午將至,艾草飄香。
5月31日,宜昌市夷陵區許家沖村“三峽·艾”手工基地,省黨代表謝蓉正帶領姐妹們趕制艾草粽子手工繡包,即將發往全國各地。
“僅艾草粽子手工繡包,每天就發貨400單左右。隨著省外疫情形勢好轉,銷量呈上升趨勢。”謝蓉是宜昌沁邑民俗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也是許家沖村的產業致富帶頭人。
2012年,她牽頭組建宜昌繡女工藝品專業合作社,之后又成立宜昌沁邑民俗文化有限公司,創立“三峽·艾”特色品牌,傳承峽江繡藝“牽花繡”,發展手工刺繡產品,帶領一大批賦閑在家的移民婦女靈活就業。
“在家門口就能賺錢,還能把家照顧好!”謝蓉的員工們紛紛稱贊。
謝蓉介紹,她原本只是個家庭婦女,白天在家帶娃,晚上出來帶著姐妹們跳跳廣場舞。在這個過程中,謝蓉和大家逐漸熟悉了起來,也幫助村里解決了不少矛盾。2010年,謝蓉光榮入黨。
“以前只覺得自己是個村民,自從有了黨員身份,當然要想得更深刻、更長遠一些。”謝蓉說,許家沖被譽為“壩頭庫首第一村”,有著靠近三峽大壩的獨特稟賦,她打心里認定“不能端著金碗不要”。
于是,謝蓉開始創業,將特色手繡與艾草相結合,與北京一家公司合作進軍網絡市場。她還把目光投向鄉村旅游,在村里率先建起了“三峽·艾”主題民宿。
“鄉村振興需要黨員沖在前面,不斷探索,一個人富裕不算是富裕,帶領村民們共同富裕才是真的富裕。”謝蓉笑著說。
在謝蓉示范帶動下,村民們把老舊農宅改造成民宿,村里的農家樂和家庭旅館迅速發展起來。目前,全村發展民宿38家,近200人吃上“旅游飯”。
“總書記說,鄉村振興不是坐享其成,等不來、也送不來,要靠廣大農民奮斗。”這句話給了謝蓉莫大的鼓舞,也是她奮斗的動力。
此前,受疫情影響,公司的手工產品銷售以及民宿業務均受到影響,但謝蓉并未氣餒,而是“苦練內功”。
如今,手工基地從單純生產向設計發展,加大產品研發力度,與多家企業開展定制服務;民宿也提檔升級,由初創型向中高端型發展;還嘗試將本地的艾草制作成健康食品,通過互聯網銷往各地。
“鄉村振興需要產業,更需要人才。”讓謝蓉欣慰的是,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村里這幾年變化很大,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參與到鄉村振興中來。
當選省黨代表,謝蓉深感榮幸。“這不僅是一項榮譽,更是一份責任。”謝蓉說,將努力傾聽村民的聲音,帶領大家一起努力把日子越過越紅火。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