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老家,在谷城縣大薤山腳下蘇區村。這個村,灑滿了薤山紅軍烈士的鮮血。
1931年春,中共谷城縣委把當鋪、廟灘、九里坪3支游擊隊帶上大薤山,組建了薤山紅軍游擊隊。薤山腳下的七里溝,成了紅軍的根據地。
當年秋,薤山紅軍發展到3000多人,敵人極為恐慌。11月上旬,國民黨調集10倍以上的兵力,開始了瘋狂大圍剿。
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薤山紅軍與敵人展開殊死決戰,大部分紅軍壯烈犧牲。
新中國成立后,為銘記薤山革命先烈,谷城將七里溝命名為“蘇區村”。如今,蘇區村是谷城“紅色第一村”。
2017年,縣老促會和蘇區村聯合在村里建起谷城革命歷史展覽館。館內不少烈士,就是當地村民的老輩人。
村民們時常在館內默默觀看烈士們的事跡,內心被深深地觸動。村黨支部充分利用紅色資源,在村民中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在潛移默化中,蘇區村人繼承先輩優良傳統,村風文明樸實。以下所載,皆是蘇區村人的真實故事。
75歲的村民王能才,入黨52年,義務擔任村里黨史宣講員已經多年。
老黨員帥啟龍,其父親和大伯都是薤山紅軍。他秉承父輩精神,多年來,一直義務幫助貧困戶,用自己的耕牛為別人犁田耙地,幫忙收種,從來不收一分工錢。
村民司汝強在外地打工,聽說村里建水池,解決村民吃水問題,他立馬捐款1萬元。
村委會副主任帥啟福,患有腰椎病,疼起來就直不起腰。2018年,他在村獼猴桃基地建設上,帶著40多戶貧困戶,一干就是一個多月。村民們看到帥啟福一走身子一歪,心疼地勸他休息。可他說:“建基地,有些事需要我當場拍板,不能因為我耽擱了季節,影響樹苗移栽。”在平時,村民們的大小事,他都及時協調解決。
蘇區村紅色展覽館已成為革命傳統教育基地,不僅當地村民受教育,各地黨組織和單位也組織人們來參觀。大家走進這片紅色土地,體悟初心使命,傳承紅色血脈,篤定精神路標。
作者:谷城縣委宣傳部 帥瑜
-------------------
(征文郵箱hbrbjczw@sina.com,稿件必須為作者原創,內容真實,情感真摯,以與自身相關的事實為主體,勿空發感想議論,1200字以內。請注明真實姓名、工作單位、詳細通聯方式、電話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