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從貴(右二)查看村民大棚蔬菜種植。
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江卉 通訊員 何長 袁繼勝
蔬菜大棚里,茄子豆角蓬勃生長;香蓮基地里,荷葉田田蟬鳴悠長;電商公司前,貨車絡繹不絕……6月2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跟隨紅安縣城關鎮小豐山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周從貴進村走訪,美麗鄉村生機勃勃、孕育希望。
小豐山村曾是重點貧困村,223戶村民中有貧困戶78戶253人,貧困發生率超過25%。2018年11月,村扶貧專干周從貴當選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她下定決心:“再也不能讓鄉親們受苦,就是脫層皮,也要干出個樣子來。”
“咱們村距縣城近,土肥地沃,種菜肯定能賺錢。”周從貴挨家挨戶動員,但大伙就是不買賬,“沒種過大棚菜,大家怕虧。”
她不放棄,一連3次帶村民到鄰近的杏花鄉學技術,承諾“免收大棚租金和水電費、免費提供肥料,村里包銷。如果沒賺錢,大家記著工,村里付工錢”,這才打消大伙的顧慮。
“這幾年,大家種菜上癮了!”周從貴笑著說,村里又陸續建起50個蔬菜大棚,今年還打算建占地50畝的大棚,既種蔬菜也種瓜果。
脫了貧,鄉村振興怎么走?她走村串戶,聽取大伙的意見建議,“老百姓都很樸實,別的想法沒有,只想過好日子。”
好日子還得靠興產業。周從貴想到了“紅安苕”。清朝康熙年間,紅安開始種植紅薯,由于氣候土壤適宜,“紅安苕”生食甘甜、熟食綿香,已成功申報全國首個甘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和區域公用品牌。
2019年春節剛過,她和村干部到安徽、河南、上海一圈看下來,心里有底了——建農產品加工廠,生產方便食品紅安苕酸辣粉。
當年5月,紅安縣紅虹食品加工廠投產,紅虹、巧思兩家電商公司注冊成立。
一根網線、兩臺電腦,能量有多大?周從貴帶記者來到紅虹公司生產車間,“你看,紅安苕搖身一變,成了網紅產品‘紅苕酸辣粉’‘紅薯熱干面’。”
成立3年多,紅虹公司業績翻番。“今年,公司還要在村里新上一條包裝袋生產線。”周從貴說,工廠吸納30多人務工,每人每月最多可拿3000元,村民在家門口上班,顧家、掙錢兩不誤。
村民荷包鼓了,小豐山村也從空殼村變成“小康村”。
“去年村集體收入突破50萬元,今年目標是70萬元。”周從貴說,村集體收入主要來自租賃廠房、流轉土地和分紅,村里有了錢,就能辦更多的事,修柏油路、建蔬菜大棚和文化廣場。
“還要在壯大產業上發力。”周從貴透露,村里有位老板在江蘇從事新能源汽車行業,在鎮村多方努力下,他計劃回鄉建廠,村里打算“筑巢引鳳”,先把廠房建起來。
對于當選省黨代表,周從貴說:“這是激勵更是鞭策,我只是做了分內的事,組織上卻給我這么高的榮譽,我會繼續努力,讓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