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桑子陽指導農戶種植經濟苗木。
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鄧偉
曾經,在我省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的深山里,有一株9花被片紅花玉蘭,世界僅存,鮮為人知。
如今,經過人工繁育,這株紅花玉蘭繁衍了數百萬株后代,成為搶手的景觀苗木,在北京、河南、云南等23個省、市推廣,成為五峰許多花農的“致富樹”。
在這中間,是省黨代表、五峰林業科學研究所所長桑子陽十幾年如一日的苦心鉆研和無悔付出。
6月9日,五峰漁洋關鎮王家坪村紅花玉蘭成果轉化示范基地,桑子陽穿行在種苗間,觀察記錄著各種數據。從2004年至今,他圍繞著這一樹紅花,無數次在實驗和示范中循環往復,反復總結有效的技術方案,建立了播種育苗技術體系,形成《紅花玉蘭苗木繁育技術規程》,其核心技術申請了2項發明專利。
十幾年來,為攻克紅花玉蘭苗木繁育技術難關,桑子陽大部分時間都泡在深山里,帶著干糧在山上篩選、收集紅花玉蘭優良種質資源。每逢適宜嫁接的秋季,他更是一天往返幾百公里,天不亮就去采集紅花玉蘭優質枝條,又馬不停蹄趕回試驗田里嫁接。
追求沒有止境。他先后培育出“嬌紅1號”“嬌紅2號”“嬌丹”“嬌蓮”等21個紅花玉蘭新品種,其中“嬌紅1號”“嬌紅2號”多次榮獲“花卉苗木金獎產品”“現代園林最具價值新品種”等稱號,“嬌丹”榮獲“中國好品種”稱號。
癡迷基礎研究,注重技術創新,是同事對他的一致評價。無私傳授技術,造福一方百姓,是當地對他的廣泛認可。
在五峰,桑子陽是遠近聞名的“花博士”。他建立的500畝紅花玉蘭成果轉化示范基地,一年可繁育紅花玉蘭優質苗木100萬株以上。
在示范基地的帶動下,五峰以企業、合作社為龍頭,發動3000余戶農戶建立紅花玉蘭綠化大苗培育產業化基地1.5萬畝,栽植培育紅花玉蘭及新品種綠化苗木近160萬株,創立了“農戶土地流轉、合作社經營”“農戶自營繁育苗木、合作社收購”“農戶+合作社聯合培育苗木、合作社回購”三種惠農扶貧模式。
為拓寬惠農路,桑子陽還結合當地林業資源,組建五倍子豐產栽培技術科研創新團隊,圍繞苔蘚種植、蚜蟲繁育、蚜蟲放飛、倍林間作等關鍵技術開展科技攻關,突破了五倍子豐產栽培技術瓶頸,將當地五倍子每畝單產由62.3公斤提高到320.8公斤。目前,五峰全縣發展五倍子的家庭突破3000戶,人工栽培五倍子面積達1萬畝,年產五倍子500噸以上。
很多企業、機構紛紛來找桑子陽,有的開出百萬年薪邀他前去工作,都被他婉言謝絕。
“搞科研要有定力,不能沖著名利去。”桑子陽說,五峰培養了他,他就應該留在五峰,造福一方鄉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