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 張忠凱
主任、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2022年1月,湖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主席團決定將宮步坦等12名代表提出的《關于制定〈湖北省社區工作者條例〉的議案》交由湖北省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審議。為做好代表議案審議工作,省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制定了代表議案辦理工作方案。5月中旬,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梁偉年同志率省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部分組成人員、省民政廳負責同志,赴十堰市、襄陽市就制定《湖北省城鄉社區治理促進條例》、辦理《關于制定〈湖北省社區工作者條例〉的議案》開展調研,實地察看社區治理情況,召開座談會,聽取兩市政府和有關部門負責人、人大代表、社區工作者代表圍繞調研內容的情況介紹和意見建議。7月13日,省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召開第十八次會議,對議案進行審議。現將審議結果報告如下:
一、加強社區工作者法治保障的重要意義
城鄉社區是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是國家治理體系的基層基礎。社區治理中共建是基礎、共治是關鍵、共享是目標,要通過推動多元共治,保障所有治理主體平等參與,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社區居民。社區工作者是社區治理的主體之一,要全面提升城鄉社區治理法治化、科學化、精細化水平和組織化程度,必須有高素質的社區工作者隊伍作支撐。為更好發揮社區工作者在社區治理中的作用,需要為社區工作者提供必要的法治保障。
二、當前社區工作者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是制度保障供給還不充分。無論在國家層面,還是地方層面,多以政府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的形式,規范社區工作者的選聘任用、職業發展、待遇保障等,還沒有一部專門關于社區工作者的法律法規。二是職業權責邊界不夠清晰。在實際情況中,社區除了履行自治職能,還承擔了大量行政性事務,由此導致,社區工作者履職和管理存在邊界不清、權責不明現象,工作負擔較重。三是隊伍建設有待加強。從調研情況來看,社區工作者報酬待遇不高、身份認同感不強、職業發展體系不健全等問題還比較突出,較難吸引和留住年輕的、專業的人員參與社區工作,社區工作者隊伍整體素質有待提高。
三、意見建議
社會建設委員會認為,社區工作者在社區治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規范社區工作者的權利義務,保障其合法權益,建設一支政治堅定、素質優良、能力突出、群眾滿意的職業化、專業化社區工作者隊伍,對于全面提高社區治理能力和水平,全面推進省域治理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就社區工作者及其職業化發展制定地方性法規是必要的。
2020年6月,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城市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的意見》,明確了社區工作者范圍對象、配備人數和基本職責,從選聘任用、教育管理監督、薪酬待遇、考核激勵、保障措施等方面進行了明確規范。2021年10月,湖北省民政廳制定了《湖北省城市社區工作者履職管理辦法(試行)》,對社區工作者選任招聘與退出、履職管理、考核、薪酬待遇等進行細化,為社區工作者職業化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基礎。目前,全省城市社區工作者區級統一招聘、街道統一管理、社區統一使用的社會化管理工作還處于推進階段,其選拔任用、考核管理、獎懲激勵等相關配套機制還不健全。同時城鄉社區工作者尚未統一身份,農村和城市社區工作者在選任、管理、使用上存在較大差異,這些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和總結。有關部門可以先通過深化改革、健全制度、調整政策等方式先行先試、積累經驗,待條件成熟時,再以地方性專門法規形式把成果鞏固確定下來。
《湖北省城鄉社區治理促進條例》已作為省人大常委會2022年度立法項目,擬于9月提請省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根據調研情況,征求各方面意見,社會建設委員會認為將社區工作者的職責定位、權利義務以及相關保障寫入條例草案稿中是比較妥當的,現階段可不單獨就社區工作者制定地方性法規。
以上報告,請予審議。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