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曹雯 通訊員 李娟
自開展主題教育以來,湖北省殘聯以厚學篤行的實干姿態,把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推動發展、檢視整改等貫通起來,有機融合、一體推進。把為殘疾人辦實事作為重要內容,把殘疾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自覺同殘疾人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著力解決殘疾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增強殘疾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大興調查研究
解決殘疾人急難愁盼
隨著主題教育深入推進,調研與工作業務深度融合。全省殘聯系統廣大黨員干部“帶著問題下去、揣著答案回來”,著力推動發展。
省殘聯制定了《省殘聯關于在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中大力開展調查研究的方案》,緊緊圍繞殘疾人煩心事、揪心事、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難點、堵點等,擬定了康復、就業、培訓等19個課題,切實解決殘疾人急難愁盼問題,扎實推動湖北省殘疾人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和“6+3”行動計劃落地見效。
6月初,省殘聯主要負責人帶隊,到宜昌市進行調研。
調研組先后深入宜昌市殘疾人康復中心、殘疾人創業孵化園、西陵區窯灣街道祥和“殘疾人之家”等地,詳細了解當地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各項政策貫徹落實情況,聽取創業孵化園運營模式、孵化成果等情況介紹,了解殘疾人日間照料和輔助性就業情況。
調研過程中,省殘聯聚焦殘疾人最關心的康復、就業、兜底保障等民生實事,突出重點難點,努力為殘疾人解決一批急難愁盼問題。
“1+7”系列扶殘助殘
為殘疾人辦民生實事
“人可以有殘缺的身體,但不會有殘缺的生命。我可以接受命運的不公,但是決不能接受自己還沒有努力就放棄。”5月18日,湖北省第三十三次全國助殘日系列活動在武漢啟動,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武漢科技大學學生袁鑫分享了自己因意外失去右臂,仍然繼續堅持學習,最終成功考入大學的勵志故事。
主題教育學習期間,省殘聯充分利用全國助殘日活動大力宣傳,選樹和宣傳各行各業中殘疾人的先進典型和事例,通過先進典型來激勵人、感召人、影響人。
同時,以第三十三次全國助殘日活動為契機,在5月至6月集中開展“1+7”系列助殘活動,即舉辦1個啟動儀式,開展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農機助殘就業創業、孤獨癥兒童康復技術培訓、輔具適配線上服務、志愿助殘服務創投大賽、圓夢微心愿、無障礙觀影7項活動。
為確保民生實事項目扎實有效推進,完成為持證殘疾人提供基本型輔助器具適配服務8萬名的目標,省殘疾人輔助器具服務平臺也將于近期上線,計劃實現全省殘疾人輔助器具補貼工作“一網通辦”。
該平臺上線后,將成為全省殘疾人朋友了解申請和審批進度、獲得輔助器具申請和購買服務的新窗口。殘聯系統工作人員也可以輕松實現殘疾人需求統計、輔助器具申請快捷審批、線上評估適配,為殘疾人提供更多便利。
用心用情做好服務
提升殘疾人生活幸福感
“感謝你們幫我申請沐浴椅和坐便器。我以后洗澡、上廁所就方便多啦,可以少麻煩家人了!”近日,孝感市高新區丹陽辦事處聯合第三方評估機構進行轄區重度殘疾人無障礙入戶評估工作,市民王女士眉頭舒展,連連道謝。
此前,她因藥物過敏導致脊髓壞死,被認定為肢體二級殘疾,生活難以自理。
對殘疾人家庭進行無障礙改造,是提高殘疾人生活質量,促進殘疾人參與社會生活,共享改革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
此次入戶評估過程中,丹陽辦事處依據不同類別殘疾人的特點、需求與居住環境,仔細評估每一位殘疾人的生活喜好,在兼顧共性的基礎上,分級分類、“一戶一案”地設計改造方案,包括改造類施工、基本輔助器具配備安裝和改善類配建三大類,以此滿足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個性化需求。今年,全省將全面完成8000戶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
為進一步推進我省無障礙環境建設,省殘聯積極完善督辦工作機制,印發工作手冊,將任務指標分解到市、州、縣,明確責任和要求。截至5月底,已進行入戶評估排查9362戶,確定改造對象8998戶,制定“一戶一案”改造方案7829戶。
這是省殘聯聚焦急難愁盼、用心用情服務殘疾人的一個生動縮影。
開展主題教育以來,全省殘聯系統牢牢把握主題教育總要求、根本任務和具體目標,建立殘疾人民生項目清單,聚焦殘疾人最關心的康復、就業、兜底保障等民生實事,努力將主題教育學習成果轉化為提升殘疾人幸福感、獲得感的實際行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