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旁觀者”到“參與者”
從“一條線”到“一股繩”
大家事、大家議
大家干、大家管
以“共同”的方式“締造”美好家園
打造共商共建共治共享
武昌社區治理新格局
近期,大成武昌推出《幸福武昌 共同締造》系列專題,聚焦全區一線生動實踐,全面展示各社區共同締造成果,進一步營造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良好氛圍,助力武昌區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黃鶴樓與長江大橋間,一條熱鬧非凡的集市,每天上演著煙火故事。它,不僅是一條許多老武昌人愛來這里過早的美食路,也是一條外來游客來武漢熱衷探尋的不夜街。它,便是大成路。
▲大成路的日與夜
大成路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千年前。1933年擴建時因大成至圣先師孔子廟在其東北側,故改名為大成路。這條街并不寬闊,也不長,但始終凝聚著老武昌最原始、最熱烈的煙火氣息。
在熱鬧喧囂的背后,大成路曾經一度是彭劉楊路社區開展工作的“老大難”,加之缺乏有效引流,這里的商戶經營艱難,商販出店經營,門前搭蓋棚子、占道擺攤,商戶與居民之間矛盾凸顯,美食街看起來“臟、亂、差”,給游客留下很不好的體驗和感受。
▲彭劉楊路社區召開黨建聯席會
問題擺在這里,如何改變這一面貌,營造美麗整潔的環境?這是困擾彭劉楊路社區多年的問題。社區為此開展了多輪議事會,廣泛征集轄區商戶、居民的意見及建議,開辟出一條“黨建搭橋商居社,共同締造全民樂”的發展路徑。社區黨委堅持黨建引領,整合多方資源,借力下沉黨員力量和商居志愿服務隊,深度挖掘文化底蘊,推動大成路的漢味早點走出去,人流引進來,讓基層治理“活起來”,商居融合“新面貌”,共同締造美好街區。
▲彭劉楊路社區下沉單位省藥監局利用自身資源,打造社區“紅色健康小屋”
社區黨委開展大調研,廣泛聽取居民和商戶的訴求,集中為大家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針對有商戶反映早晨店門口盲道上經常有油污垃圾,既不干凈,又擔心路過的路人踩到油污滑倒的情況,社區迅速上門宣傳提醒,協調城管部門將原有的一天3次清運調整至一天5次,除夜班環衛外,白班環衛也增至5名,盡力補充環衛清潔力量。
除此之外,商戶提出的周邊老舊枝干未修剪、市場小商戶管理難與處罰力度大、晚上燈光不足、品牌打造不夠亮眼等問題,社區與相關單位部門積極對接、解決。
▲解決商戶提出的周邊老舊枝干未修剪的問題
為讓美好環境長期堅持下去,在此基礎上,社區與商戶還聯合擬定了街區公約,外擺經營時間段內,城管執法部門準許商戶外擺經營,各商戶按照指定的區域有序擺放桌椅,依照城管隊員的友善提示,合理經營。外擺經營時間結束后,各商戶需及時收回桌椅,清理各自區域內垃圾與地面污漬。
▲外擺經濟議事會
近期,社區在商戶門前設置板凳,為前來品嘗美食的市民游客提供便利,外擺經營時間段內,各商戶門口統一鋪設防油墊,引導顧客進行干濕垃圾分類處理,垃圾分類收集后必須袋裝化入桶,定時定點處理垃圾。目前,這些舉措得到商戶的普遍支持,期待攜手共同締造誠信、廉潔、有愛的商廉社區,使大成路美食街成為黃鶴樓街道的又一道風景線。
▲在商戶門前設置板凳、鋪設防油墊,助力大成路外擺經濟
▲彭劉楊路社區下沉單位省委宣傳部組織網絡大咖到大成路開展實地調研
為進一步加強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力度,社區黨委充分利用下沉單位力量和資源,積極為商戶引流,通過組織網絡大咖實地調研,在網上進行了廣泛又深度的宣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社區正聯合專業團隊,指導商戶通過開展創意活動來吸引更多的客流量。
▲“大成有愛幸福益家”美食創意集市
社區還組織舉辦“大成有愛幸福益家”美食創意集市,經過廣泛發動,二十余家商戶積極參與,將自家“法寶”在攤位競相擺放。為激發轄區消費活力,社區發放消費券,游客和居民熱情高漲,各個攤位前都排起了長隊。
▲聯合“經視大舞臺”開展大成路美食集市活動
大成美食創意市集就是轄區下沉黨員志愿隊在巡邏時收集到商戶建議,社區迅速組織轄區商戶和居民代表開展“宣傳出圈議事會”。“怎么搞出圈?搞什么優惠?優惠搞多少?都是居民和商戶自己說了算!”社區拿出活動方案后,召集商戶和居民代表開展多輪議事會,直到方案通過。
▲召開征求意見會決策共謀
通過和商戶、居民的“親密”接觸,群眾對社區工作理解、支持力度和參與熱情空前高漲,轄區居民和商戶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也更高了。今年以來,彭劉楊路社區組織開展了10余場大大小小的“議事會”和“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宣教活動,居民行動從“要我做”變成“我要做”,以實際行動踐行了“美好環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理念。
▲彭劉楊路社區居民議事會現場
▲大成路核酸亭改造成商居社小站
▲“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宣教活動之五星商戶評選
▲彭劉楊路社區下沉黨員服務隊成立啟動儀式
為落實武昌區打造下沉社區試點工作,推動下沉單位黨員干部下沉社區常態長效,共同締造拓面提質,彭劉楊路社區以“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理念為出發點,依托轄區醫院、學校、司法所等共建單位下沉黨員優勢,打造“沉”星課堂社區品牌,組織在職黨員成立了6支“下沉黨員志愿服務隊”,打造彭劉楊路社區“沉”星課堂。
“沉”星課堂是彭劉楊路社區黨員下沉社區試點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社區依據黨員自身優勢,通過“紅色頭雁”下沉協商議事會的形式,組建“說唱團文娛隊”“醫健康診療隊”“助學習宣教隊”“敲敲樂幫困隊”“法之幫調和隊”“安防衛士巡邏隊”共6支服務團隊,“沉”星課堂圍繞法律、文娛、醫療健康、學習宣教等內容共開展30余場次活動,參與人次500余次。
▲“沉”星課堂下沉黨員志愿服務隊之醫健康診療隊
▲“沉”星課堂下沉黨員志愿服務隊之助學習宣教隊
▲“沉”星課堂下沉黨員志愿服務隊之法之幫調和隊
目前,“沉”星課堂服務隊根據隊伍性質,在轄區定期開展相關服務活動,如“紅色先鋒志愿服務隊”每周在轄區各網格流動開展安全及環保知識小課堂;“法之幫調和隊”每周四在社區開展法律微講堂服務;“說唱團文娛隊”每周三、每周四在養老服務中心開展歌唱、朗誦學習;“安防衛士巡邏隊”每周五晚走訪轄區商戶、居民開展消防等各類安全宣傳,與此同時,在大成路口、長江大橋邊等地點,開展“小健康大關愛”“防火防盜放心中”“節氣是什么”等各類創新“課堂”,向居民呈現社區“沉”星課堂的特色,各類活動開展近百場,用這樣喜聞樂見的方式,把黨的政策方針、日常文化活動、法律知識等方方面面傳授給身邊的人,居民反響強烈。
后續,各服務隊將針對轄區不同群體提供多元化、可持續、廣形式的服務。
▲“沉”星課堂服務隊走進學習強國小站
▲“沉”星課堂服務隊面向多個群體開展服務
來源 | 黃鶴樓街道
指導單位 | 區委組織部 區委實踐活動專班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