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嚴運濤 通訊員 王夫之 田勇 姜亮平
吹拉彈唱的都是老人,各種活動的主角也是老人……在人們的印象中,社區一直是老年人的舞臺,年輕人似乎總是缺席。
光谷佛祖嶺街道黃龍山社區,2萬居民中,年輕人占比超八成。如何讓更多“年輕面孔”共同治理社區,是一道待解的難題。
34歲的江夏區人大代表、黃龍山社區書記邱穎說,用“共同締造”治理社區,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讓曾經彼此疏遠的居民爭當社區“合伙人”。
從“找不到”到“主動來”
“青春社區”的印象,在邱穎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青春靚麗、妝容精致,一身合體職業裝,面前的邱穎,不是傳統社區書記的模樣,更符合她曾經的身份——電視臺主持人。
2012年,在紅安電視臺擔任主持人的邱穎隨丈夫來到武漢,從網格員一步步走到社區書記的崗位,并當選為江夏區第六屆人大代表。
邱穎的經歷,是年輕人在光谷奮斗、成長的縮影。
黃龍山社區的大多數居民,是在光谷工作的外來年輕人,整體學歷層次較高,青春氣息濃厚,但工作壓力大,參與社區治理意愿低,活力不足。
邱穎曾做過一個調查,向年輕人詢問所在社區辦公場所的位置,明確知道的人寥寥無幾,而有的年輕人居住地離社區辦公場所不到100米。“我們不知道年輕人在哪里,他們也不知道居委會在哪兒。”
雖然很少參加社區活動,但年輕人也有了解社區、融入社區的需要。比如,暑假剛開始,怎么安頓“小神獸”,是很多年輕家長的困擾。
調動年輕人積極性的突破口,選在“從娃娃抓起”。
社區共建單位武漢國際體育賽事管理有限公司是光谷國際網球中心的運營單位,于是雙方籌劃“網球少年”項目,為社區的孩子們進行免費網球培訓。
這波福利受到親子家庭的熱捧,也撬動一些年輕家長開始愿意和社區交流。
繼“網球少年”后,邱穎推出“科技少年”品牌,周末或暑假帶孩子們到共建的高科技企業參觀,增長見識。
至今年8月,社區的共建單位已超過20家。科技、口才、手工、樂器……這些社區鏈接資源后開辦的暑期課堂,讓年輕人帶著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每天都精彩。
從網上“吐槽”到“自我治理”
年輕人對社區治理沒興趣嗎?不是。
其實,社區有點風吹草動,年輕人就在業主群里一陣“炮轟”。
年輕人在線上議事的熱情,引發邱穎思考:如何把“網上流量”,變成社區治理的蓬勃力量?
“群眾的事群眾說了算。”邱穎說,通過聽民聲、集民智,讓群眾為自己急難愁盼的問題“開方子”,用公平公正的舉措為大家找到利益最大公約數。
宜盛花園小區2棟一樓的居民在房屋南面增開入戶門,公共綠地成為養花種草的“私有綠地”。
小區居民多次投訴,社區反復上門規勸,但效果不理想。
美好生活,需要共同締造。社區轉變思路,調動居民的積極性,大家集思廣益,2棟門前的綠地被打造成小區共享花園,向所有居民“敞開懷抱”。居住在一樓的居民,則當上“小隊長”,帶領居民們共同維護。曾經雜亂的綠地重煥生機,花草池、輪胎墻、創意盆栽等一應俱全。
邱穎感慨,尊重居民主體地位,讓他們參與治理,過去一些棘手的難題迎刃而解。
從家長里短到合創短視頻
黃龍山社區工作人員平均年齡在35歲以下,多是本科學歷。在邱穎看來,“社區工作者早已顛覆傳統概念,有很多的創新工作,不只是周旋于家長里短。”
在社區日常工作之外,邱穎還注冊微信號“黃龍山大講堂”,推出“穎書記微黨課”,開抖音號“樂居黃龍山”。一期關于“消防通道嚴禁占用”的15秒短視頻,兩三名社區工作人員出鏡,話題嚴肅,畫面卻風趣幽默,有居民留言點贊,“好親切!”
2021年,社區工作人員提出:能否通過文化活動讓“第一故鄉”不在黃龍山的居民也能真正喜歡、愛上這里?
管時敏是松江華亭(今上海)人,出任楚府長史40余年,并被賜予黃龍山之地為其留居頤養之所。
“換作現在,他跟絕大多數居民一樣,也是外來遷入戶,古今之間產生了微妙的聯系。”邱穎說,社區借管時敏“蚓竅詩集”為名,成立蚓竅詩社,傳播書法、詩歌等傳統文化,為社區“凝神聚氣”。
策劃、譜曲、填詞、錄音……在奧運冠軍汪周雨等居民代表和社區的合作下,充滿年輕態的產品——社區之歌《樂居黃龍山》誕生了,并在社區視頻號上獲得較高的點贊量。
“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宣傳社區自己的文化。”邱穎介紹,社區還以黃龍山的“龍”字為主線,邀請居民創作社區LOGO、火龍吉祥物“樂樂”,打造《黃龍山賦》《黃龍山居圖》《百龍圖》等一系列獨有的社區文化名片。
穿越時空的文脈,把居民擰成一股繩。目前,黃龍山社區志愿者群體中七成以上為年輕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