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婷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當前,湖北正積極融入國家戰略,以流域綜合治理為基礎推進四化同步發展,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
肩負著“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的光榮使命,湖北如何搶抓機遇、繪就發展新圖景?
全國兩會期間,在鄂全國人大代表圍繞建設先行區,談機遇、謀良策、話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十堰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永輝:
加強流域綜合治理
確保一庫碧水永續北送
“十堰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核心水源區,肩負著保護國家戰略水資源安全的歷史使命。我們把保水護水作為天大的事,錨定省委、省政府賦予的目標定位,認真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加快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全國人大代表,十堰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永輝表示。
十堰是首都水井,境內2489條河流、525座水庫匯水北送,水質好壞關系京津冀豫1億多人的飲水安全和生態安全。
十堰市在一體推進引水、供水、排水、治水上邁出堅實步伐,丹江口水庫供水水質穩定達到Ⅰ類標準。(湖北日報通訊員 劉旻 攝)
“堅決扛牢使命擔當,以更大力度推進流域綜合治理,加快邁向‘保護就是發展’第三重境界。”王永輝介紹,十堰將三分之一的國土面積劃定為生態保護紅線,編制完成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規劃編制,科學劃定10個三級流域片區、23個四級管控單元,治理小流域385條。
緊盯源頭治理支溝,實現管溝同改、水岸同治,以“小河清”保“大庫凈”。多年來投入300多億元,一體推進引水、供水、排水、治水,扎實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及擴面,建立“天羅地網”的水質監測保護體系,不讓一滴污水入庫。
十堰鄖陽區柳陂鎮金礦村光伏發電項目累計納入國家規模范圍的電站14座,并網規模1130kw,有效助推當地經濟發展,促進群眾增收。(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田悅 通訊員 李尚菲 李淵 攝)
去年,省委確定茅塔河小流域為省級試點。十堰積極探索了農村污水治理“四件套”、分布式燃氣入戶“以氣代薪”、支溝治理“溝岸戶同治”、生態脫氮溝“肥水變瘦”等經驗做法,并把小流域綜合治理與鄉村振興、城市和產業雙集中、強縣工程等工作有效銜接,著力推動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實現流域增綠、產業增效、農民增收。
去年,十堰朝著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目標定位,保持了穩中向好態勢,GDP增長6.1%。
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
12月8日,東風商用車輪智能化新工廠項目(十堰張灣)在進行屋面施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田悅 通訊員葉航 攝)
“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樹牢鏈式思維,做強看家產業,著力推動汽車迭代升級。”王永輝說,十堰是湖北重要汽車工業基地,全市有整車企業12家、零部件企業3167家,能生產100多種車型、4000多種零部件。
十堰通過不斷完善產業形態,優化產業布局,以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為主攻方向,大力實施“千億龍頭、百億骨干、上市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矩陣培育行動,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形成“一主引領、多點支撐、多維發力”的現代產業格局。
“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十堰將以流域綜合治理為基礎,統籌四化同步發展,堅定不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的十堰篇章。” 王永輝說。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湖北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陳志猛:
做好“五篇大文章”
全力服務鄉村全面振興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
“深受鼓舞、倍增干勁,進一步增強了農業政策性金融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堅定性和責任感,進一步明確了服務湖北經濟社會發展的履職重點和發力方向。”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湖北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陳志猛表示。
作為我國唯一的農業政策性銀行,農發行湖北省分行一直以服務湖北經濟社會發展、助力維護金融穩定為己任,持續加大信貸投入。2023年,累計審批貸款2022億元,投放貸款1455億元,各項貸款余額5821億元,居全系統第3位,較年初凈增819億元,全力保障了湖北“三農”發展需求。
3月4日,襄陽襄州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大崗坡灌區加緊建設中。該改造項目總投資逾1.3億元,設計灌溉面積 14萬畝。(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田悅 通訊員 范小青 周陽 攝)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強化政策性銀行職能定位,聚焦‘三農’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做好‘五篇大文章’,全力服務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強國建設。”陳志猛說。
毫不動搖把糧食安全放在首位。始終堅定扛起服務國家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全力做好資金供應工作。去年累放糧棉油貸款163億元,同比多投放27億元,糧棉油貸款余額突破500億元,投放額、貸款余額均創近3年新高。今年將突出耕地和種子兩個重點,全力支持糧棉油政策性收儲和市場化收購,立足湖北糧食大省的資源稟賦,積極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和糧食全產業鏈發展,當好高標準農田建設的主辦行、主力軍,全力守護“荊楚糧倉”。
精準聚焦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圍繞湖北十大農業產業鏈和八大區域特色產業發展,推動鄉村產業轉型升級,圍繞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因地制宜支持一批輻射帶動能力強的鄉村特色產業和富民產業,促進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
5月25日,武漢市新洲區紫薇高標生態農業示范基地,聯合收割機在麥田里“描繪”出豐收的“曲線”。(視界網 蒙曉東 攝)
緊緊圍繞共同富裕目標,大力服務城鄉融合發展。將全力服務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銜接,大力支持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公共服務均等化、“三大工程”建設、區域協調發展,在農村金融體系中更好發揮主體和骨干作用。
“下一步,將進一步找準找實湖北‘強縣工程’切入點,全力服務湖北鄉村全面振興和城鄉融合發展,為湖北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貢獻力量。”陳志猛表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