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啟俊代表(右二)、李龍倜代表(左二)、李剛代表(右一)接受本報全媒體訪談。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跡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際凱
治國有常,利民為本。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履行好保基本、兜底線職責,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扎實推進共同富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月10日,三位全國人大代表應邀走進湖北日報全媒體北京訪談間,圍繞“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主題,讀報告、話落實、謀發展,為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建言。
全國人大代表、神農架林區區長劉啟俊——
締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富春山居”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全面回應社會和群眾關心關切,提出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體現了服務人民需求、匯聚人民力量、追求人民滿意的價值導向。”全國人大代表、神農架林區區長劉啟俊表示。
近年來,湖北省委、省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為載體,從大處著眼,從老百姓的身邊事著手,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
劉啟俊說,當前,神農架錨定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的目標,圍繞保護自然生態和提高群眾收入兩大任務,把共同締造理念貫穿到保護與發展各方面、全過程,共同締造生態保護、產業發展、基層治理新格局。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強化城鄉社區服務功能。
近年來,神農架在行動導向上始終把改善人民生活、增進人民福祉作為共同締造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開展第二批主題教育為契機,大力弘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深化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真誠傾聽群眾心聲、真實了解群眾訴求、真情關心群眾疾苦,持續優化“社區黨組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組織構架,把黨建工作精細化管理落實到組、到戶、到人。
“比如,新華鎮聚龍灣小區黨員成立黨小組,建立‘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住戶’的聯系服務群眾制度,通過召開黨員群眾會,設立餐飲民宿、紅白理事、環境衛生、產業發展等協會,讓小區群眾充分參與小區公共事務管理。”劉啟俊說。
此外,神農架林區還推動做強“旅游+”農林特色產業支撐,探索“民宿+度假+養生”等鄉村旅游發展新模式,推廣“企業+基地+農戶”產業鏈模式,搭建鄉村合作社“產業聯盟”,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劉啟俊說:“我們將錨定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的目標,聚焦保護自然生態和提高群眾收入兩大任務,充分運用共同締造的理念和方法,持續完善聯農帶農機制,帶動更多老百姓在發展旅游和林下產業、生態保護中穩定增收,在綠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為湖北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全國人大代表,十堰市太和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李龍倜——
提升服務能力 護佑人民健康
民生是根基也是人心,公立醫院的可持續發展和人民健康息息相關。
“政府工作報告用了很大的篇幅闡述保障和改善民生,體現了國家對民生的重視,也凸顯了民生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全國人大代表,十堰市太和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李龍倜認為,提升服務能力,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關鍵。
近年來,十堰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設“健康十堰”,切實解決群眾最關切的問題,用心用情辦實事、惠民生,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十堰市太和醫院持續提升治病救人能力,建設集“智慧、人文、安全、卓越”于一體的現代化醫院。
目前,十堰市太和醫院已成為省級區域醫療中心,擁有1個總院、3個院區,托管4家縣級醫院,是國家高級卒中中心醫院、國家級胸痛中心、國家級房顫中心、全國罕見病協作網單位。醫院聚焦重點專科建設、新技術新業務發展、人才隊伍引育、臨床醫學科研等建設重心,全力加速推進“心血管、呼吸、神經、重癥、骨科、兒科”六大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打造區域醫療服務新高地。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著眼推進分級診療,引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
李龍倜介紹,十堰市太和醫院近年來積極促進優質醫療技術及資源下沉,率先推進醫聯體建設,先后推出多種醫聯體模式,成立太和醫療集團、建立跨區域專科聯盟、建立城區分級診療醫聯體,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保障基層群眾生命健康。醫院不斷促進新技術新項目運用,探索出基因與細胞治療技術、心血管危重癥救治技術等一批國內先進水平的前沿、核心、特色技術,讓人民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醫療技術和服務。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公立醫院改革,以患者為中心改善醫療服務。
李龍倜說,十堰市太和醫院建立了“以患者為中心”的六位一體的服務質量綜合評價體系,開展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項目550項,被國家衛健委授予全國改善醫療服務先進典型醫院、科室、個人和宣傳報道優秀醫院。她說:“我們將牢牢把握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持續提升服務能力,用心用情守護群眾生命健康,為健康中國建設貢獻力量。”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松之盛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李剛——
關愛“一老一小” 構建和諧幸福社會
有效應對我國人口老齡化,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億萬百姓福祉。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城鄉社區養老服務網絡建設,加大農村養老服務補短板力度。
“為應對人口老齡化,湖北省下大力氣開展小區住宅適老化改造、打造社區養老服務網絡。我們欣喜地看到,許多有條件的小區針對老舊多層住宅加裝了室外電梯。在一些樓棟里,還加裝了扶手、設置了坡道,方便老人出行。一些地方還推動建設養老服務綜合體,滿足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的需求。”全國人大代表、湖北松之盛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李剛說。
“一老一小”民生問題,是李剛一直在關注的事。在此前調研中,李剛得知,2023年以來,湖北著力解決“一老一小”實際困難,新建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100個,改造提升農村互助照料中心200個,建設老年助餐服務點1380個。與此同時,省內許多地方都在探索尋找養老服務新路徑。
在谷城縣,當地成立縣級養老服務指導中心,在7個社區建成養老服務綜合體,輻射48個養老服務驛站、120多個老年教學點,開辦30多家“幸福食堂”;在黃岡市,當地積極推進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居家適老化改造、街道(鄉鎮)養老綜合服務體建設,已實施適老化改造4000多戶,建設了10個鄉鎮養老服務綜合體;在荊州市荊州區彌市鎮、黃石市下陸區西花苑社區,都同步配套建有老年學校、幸福長者食堂和日間照料中心,積極打造“康復健老、文體悅老、智慧養老、專業護老、餐飲助老”五位一體的社區嵌入式養老家園……
關愛兒童就是守護未來。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做好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救助。
李剛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北省已出臺涉及婦女兒童的地方性法規、規章和部門規范性文件100多件,在全國較早出臺反家庭暴力條例、家庭教育促進條例等地方性法規,率先出臺加強新時代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意見,生育支持、兒童養育教育和特殊家庭救助關愛等政策日益完善。2023年,湖北省新增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6.8萬個、公辦幼兒園學位1.9萬個。李剛說:“‘一老一小’民生問題不僅是黨和政府關注的問題,也是全社會關注的問題。相信通過多部門聯合、協同發力,能進一步推動養老產業發展、提升養老服務質效,能讓更多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