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區玉
荊楚大地,激情澎湃。
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審議通過《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的意見》,吹響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的沖鋒號角。
荊楚各地黨員干部職工認真學習省委全會精神,深受鼓舞,倍感振奮,信心滿懷。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大家紛紛表示,要大膽闖、主動試、抓緊干,爭當實干家、行動派、奮斗者,以實際行動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的“荊”彩篇章。
結合當地實際
為全局作貢獻
各地結合實際,深入思考該干什么、能干什么、干成什么,從發展大勢中明確方向,從全省大局中找準定位,為一域謀發展、為全局作貢獻。
“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提出‘積極創建以空港為核心形態的花湖國際自由貿易航空港’,令人振奮!”鄂州臨空經濟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尹俊武說。
今年,該區將開通鄂州至歐洲、北美、南美和大洋洲等國際貨運航線10條,國內航線5條,貨郵吞吐量將達120萬噸、進入全國前4;機場航空口岸開放盡快通過國家驗收,同時做好保稅物流中心(B型)封關運營,并加緊推進空港綜保區申建,力爭早日獲批,不斷完善開放平臺功能;持續完善湖北國際貿易數字化平臺花湖機場專區功能,創新海關監管模式;強化與黃岡、黃石產業協作,實施好航空貨運專項優惠政策,大力發展臨空偏好型產業,加快臨空產業集聚。
“省委全會明確指出,要謀劃建設丹江口庫區(湖北)綠色可持續發展先行區。我們義無反顧,責無旁貸。”十堰市副市長周智勇說,該市將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和“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動力,堅決扛牢保水護水政治責任,繼續統籌提升丹江口庫區生態環境質量。
今年,廣汽傳祺宜昌工廠瞄準俄羅斯、東南亞等國際市場,在馬來西亞新建的工廠即將投產,主要生產“影速”等車型。“我們將在宜昌導入核心技術產品,進一步拓展國內國際市場。”廣汽乘用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宜昌分公司總經理梁偉彪說,宜昌基地今年力爭產銷超12萬輛,其中出口超4萬輛。
南漳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南漳縣委書記羅興斌表示,將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緊盯“襄陽都市圈綠色發展示范區”目標定位,重點打造生態產業化、轉型升級、田園綜合體、新型城鎮化、治理現代化等“五個示范”。
培育新質生產力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推進以流域綜合治理為基礎的四化同步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的具體實現形式。如何作為?大家表示,大力發展和培育新質生產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省委賦予天門建設四化同步示范區的重要使命。天門市委書記紀道清表示,將堅定不移實施流域綜合治理,持續推進水環境、水生態、水資源、水安全“四水共治”,加快建設全國縣級水網先導區、全國農業用水權改革試點市;堅定不移推進供應鏈體系建設,做強做優紡織服裝、農產品等供應鏈,深入推進工業倍增;堅定不移推進城鎮和產業“雙集中”發展,鞏固提升綜合性民生支持政策,加快推進人口集中、城市集中、產業集中。
宜昌市點軍區委書記萬紅表示,該區將按照“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發展路徑,錨定“建設數字產業高地,打造世界級宜昌風景南岸”奮斗目標,以算力為突破口,系統構建“算力+北斗產業+低空經濟”等產業鏈,探索推進“兩山”理論轉化路徑,加快建成萬P以上的算力集群,全力推進以“芯池神網”之業建“心馳神往”之城。
荊州是全省唯一同時納入中部崛起、長江經濟帶、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等區域發展戰略的地市。荊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張煒說,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引領,以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融合為依托,加快完善“4611”現代產業體系,全力推動主導優勢產業倍增發展,因地制宜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以實際行動推動全市工業經濟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
葛店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邱建明表示,該區正搶抓武漢新城建設機遇,協同武漢做好新城規劃,推進省、市及武漢新城重點項目建設,全年力爭新開工項目72個以上;攜手東湖高新區狠抓產業集中發展,聚焦光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主導產業延鏈補鏈強鏈;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做強光谷科創大走廊葛店經開區節點,當好鄂州科技成果轉化“第一站”“橋頭堡”,加速培育建設新質生產力。
宜昌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朱漢洪表示,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深入推進實施新型工業化,大力發展和培育新質生產力,以供應鏈賦能全產業鏈,全力以赴抓好工業穩增長,不斷鞏固工業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推動宜昌工業進入由供應鏈驅動的現代產業體系構建新階段。
推進“雙集中”
聚人強產興城
使命在肩,征程在前。既當“指揮員”,更當“施工隊長”。
今年以來,紅安新增農民進城2836人、返鄉就業2072人、外地來紅安務工1655人,在校大學師生達8000余名。
“紅安圍繞‘聚人、強產、興城’,全力推進城鎮和產業集中高質量發展,促進就地城鎮化。”紅安縣委書記劉堂軍介紹,堅持以人為核心、以產為支撐、以城為載體,大力發展建材家居、裝備制造、農產品加工、紅色文旅等強縣富民產業;承接武漢高校落戶大學城建設,打造城東科教文體片區,提高縣城綜合承載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推進綜合性民生支持政策落地落實;激活農民進城和外出人員返鄉需求,引導農民進城、返鄉留城、就業來城、就學在城。
襄陽市襄城區委書記周俊明表示,將以襄水小流域綜合治理為切入口,積極探索“小流域+生態”“小流域+文化”“小流域+產業”等實踐經驗;以“雙集中”為引領,深入實施古城保護與利用,全力打造“全域旅游核心區、宜居生活樣板區”;堅持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理念,全面推廣社區智慧管理平臺、共享老年大學等成熟經驗,加快恒泰馨園、老年人養護中心、特困供養人員養護院等民生項目建設,讓人民群眾充分共享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成果。
宜昌市夷陵區委書記肖鵬飛說,將以服務三峽水運新通道、引江補漢、沿江高鐵、呼南高鐵等重大工程為契機,加快推進城市和產業集中高質量發展。
老河口市委書記曹祖金表示,該市正奮力建設“兩區、三城、一基地”(共同富裕先行區、漢江流域“四化同步”發展示范區、千億工業強市、縣域“數公基”建設標桿城市、市域治理現代化示范城市、軍民融合產業示范基地),力爭通過5年努力躋身中部地區五十強、全國百強。
“宜昌高新區要建好產業承載區、當好核心增長極,加快推動城市和產業集中高質量發展。”宜昌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張鍇表示,該區將依托寧德時代邦普、人福、宜化等企業,做強現代化工新材料“當家產業”、做優新能源及高端裝備“新興產業”、做大生命健康“地標產業”。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