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郭蕾 通訊員 張治敏 實習生 汪夢瑤 李子昂 方兆龍)群眾訴求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如何快速有效了解并收集群眾訴求,幫助群眾解決急難愁盼?荊門市東寶區有新思路。
據了解,為做好網上群眾工作,東寶區將“共同締造”理念深度融入社會治理體系當中。“網絡融情·智治”新模式是東寶區在社會治理領域的一項創新實踐,主要通過構建多渠道的網上民情搜集體系,完善網上民生問題處置閉環機制,做好線上線下聯動處置,推動網上各項民生訴求及時得到回應與處理。以此激發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的熱情與智慧,促進決策的科學化與民主化。
構建多渠道網上訴求搜集體系
民生問題無小事。社交媒體和網絡平臺是群眾表達訴求的重要渠道,辦理好網絡留言,及時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是走好新時代網上群眾路線的重要舉措。
為全方位收集網絡意見及訴求,區委網信辦采用“人工+技術”方式,對抖音、今日頭條、快手等重點網絡平臺實時巡查,同時聯動區行政審批局、區信訪局,將《市委書記專屬版》等平臺納入搜集范疇,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網上訴求搜集體系,并及時回應關切。
完善網上民生問題處置閉環機制
面對群眾訴求,“解決”比“解釋”更重要。區委網信辦收集整理網上民生問題,在分析研判基礎上,指導相關單位或地方及時核實處置,聯合區委督查室、區政府督查室督辦落實銷號;建立網上民生問題處置回訪評價機制,將群眾滿意度評價作為各地各單位網上民生問題處置成效的重要考核依據,推動各地各單位提升網上民生問題處置水平,進一步提升群眾滿意度。
該系列舉措有效推動了事情的圓滿解決,一定程度化解了潛在的社會矛盾,從群眾們的反饋中不難體現,社會治理效能與群眾幸福感得到顯著提升。
將“共同締造”理念與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深度融合
網上民生問題解決過程中,區委網信辦注重指導涉事單位或地方與民眾加強溝通,通過與民眾共商解決方案,共治民生問題,實現了民情與社會治理的深度融合。據悉,2023年6月17日,網友“玉萍”在抖音發帖,反映廖坪村漲水后,農田秧苗被淹。區委網信辦搜集到該問題后,立即轉石橋驛鎮核實處置,指導該鎮安排人員前往現場幫助村民排除積水,并加強渠道后續巡查,避免淤堵情況發生;2024年3月5日,網友“花園Leo”在荊門社區發帖反映紫荊城小區樓道停放電動車存在安全隱患問題。在區委網信辦的協調下,泉口街道組織小區物業、居民共同協商解決方案,共同建設電動車停放點位,共同勸導電動車車主按規停放,及時消除了相關安全隱患。
據東寶區網信辦工作人員稱,“自2023年以來,東寶區通過這一創新模式,切實解決了住房、教育、安全、生產等領域的網上民生問題200余件,有效解決了居民的‘急難愁盼’。通過持續創新與優化治理機制,可以更好地回應民眾關切,化解社會矛盾,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共同締造一個更加和諧、穩定、繁榮的社會”。
報名單位:荊門市東寶區委網信辦
【專家點評】
數治融合,構建社區治理“數字全景圖”
□黎海波(中南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東寶區充分激活數字技術優勢,探索出多渠道、全覆蓋、智能化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積極回應民生訴求,提升公共服務質量,構建起基層社會治理的“數字全景圖”,不斷提升基層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