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廖逢倩 通訊員 夏必良)仙桃市彭場鎮大嶺村是湖北首批共同締造試點村。近年來,大嶺村充分運用共同締造理念,發揮群眾主體作用,發動黨員群眾“一起干”,變“你和我”為“我們”,從“要我做”變成“我要做”,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園。
決策共謀,變“你和我”為“我們”
2016年底,仙桃市彭場鎮大嶺村成立鄉村旅游合作社投資建設牛鼻島項目。該項目啟動后,大嶺村及時開展戶戶走到,場子會、院子會、夜話會等,講身邊的故事,廣泛動員鼓勵群眾全過程參與 。成立了三個自然灣黨小組,充分發揮灣組自治,推選產生了8個小組長。在全體村民大會推選產生了共同締造理事會,并成立了產業基金會。在共同締造理事會的主導之下,建立了共同締造的微信群,產生了監事會、志愿者服務隊、工匠志愿隊,有效規范了村民議事規則和程序,通過理事會征求群眾意見131條。
發展共建,變“要我做”為“我要做”
大嶺村村組干部黨員帶頭,各戶村民自己動手,累計投工投勞7千多個。拆除茅廁68個,危房19個。示范點庭院改造、化糞池、電纜溝建設等,村民無償捐贈材料、泥瓦匠、水電工,木工成立半專業施工隊伍,自愿記工記勞,以舊修舊,修舊如舊,本著原生態開發的原則廢物利用,節省了大量成本。
建設共管,變“靠公家”為“靠大家”
大嶺村構建村“黨支部+灣組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的組織體系,全村黨員戶掛牌全覆蓋,劃定黨員示范區,黨員責任崗,引導黨員群眾干好本職事。召開村名代表會議和黨員大會,制定村規民約,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建立了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在村風民俗,環境衛生,鄰里關系,遵規守法,婚喪嫁娶等方面樹立了鮮明導向。實行村務公開,設置黨務村務財務公開欄并定期更新將各項工作開展情況向黨員群眾公開,讓項目落到實處。
效果共評,變“旁觀者”為“參與者”
大嶺村建立多元評比機制,按照村級相應考核規則,開展環境衛生評比。事先明確評比內容與細則,事中組織灣組村民、駐村工作隊、本村中小學生和理事會成員及環境衛生志愿者為主的評定團隊認真評比,事后張榜公布,讓評比制度常態化長效化,對優勝者給予相應的積分和價值不等生活物質獎勵。獲得差評的限期整改,鼓勵先進激勵后進,增強了大家的榮譽感,歸屬感,責任感。
成果共享,變 “線下熱” 為 “線上火”
在牛鼻島建設的基礎上,通過整合項目資金企業家捐資等形式,建成黨群眾服務中心、村民活動中心、游客接待中心、康養中心、非遺文化一條街、茶室咖啡室、停車場、農家樂一條街等公共設施,引進光伏發電、藍劍軍拓等項目,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大嶺村組織村民參與直播活動,分享自家房前屋后改造的心路歷程,講述參與共建共管的有趣故事,讓更多人了解共同締造背后的溫暖與力量。制作精美的短視頻,聚焦產業發展的新變化、鄉村風貌的新提升、鄰里關系的新和諧,在各大網絡平臺廣泛傳播,吸引大量網友關注點贊。通過線上互動,收集遠方網友的建議和祝福,進一步激發村民的自豪感和積極性。同時,開展線上投票評選最美庭院、最具活力志愿者等活動,讓更多人參與到共同締造的評價中來。利用網絡平臺,將大嶺村的優質農產品、特色手工藝品推向更廣闊的市場,讓村民真正享受到共同締造帶來的經濟收益,實現全民共享發展成果的美好愿景。
報名單位:仙桃市彭場鎮人民政府
【專家點評】
大嶺村的實踐彰顯了共同締造的本質
□趙麗佳(湖北省社會科學院農村經濟研究所 副研究員)
共同締造的本質就是發揮農民群眾在鄉村振興中的主體地位,全過程參與鄉村產業發展、村莊環境整治等。在共同締造的實踐中,“村兩委”的示范引領、組織協調作用不可或缺。大嶺村黨支部通過構建“村黨支部+灣組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的組織體系,充分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村委會通過建立多元考評機制,在有獎有罰中激勵村民參與村莊建設。同時,共同締造還需要有閉環思維,形成“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決策共謀”的良性循環。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