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郭蕾 通訊員 朱雨煙)車輛有序停放、空地變身綠地、晾曬區整齊劃一……潛江市園林街道金陵寺社區紡織品小區把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共同締造的切入點,以居民的實際需求為出發點,整合各類資源,激發群眾熱情,讓居民從“參與者”變成“當家者”。通過共同參與,小區面貌悄然蛻變,綻放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聚焦需求,科學規劃啟新篇
“大家有什么想法,盡管說出來,我們一起來商量怎么改造。”在紡織品小區,這是社區書記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據社區工作人員稱,社區書記經常積極組織紡織品小區業主召開碰頭會議,面對面聽取居民的改造意見和建議,確保每一項社區改造都能貼近民心。
“讓居民成為小區改造的主人!”這不僅是口號,更是行動。社區工作人員深入小區,挨家挨戶上門走訪,發放并收集《共同締造意見征求表》100余份。通過細致的梳理與匯總,形成了一份包含基礎設施類、管理類、服務類及評選類在內的詳細清單。
為了進一步擴大參與度,社區充分利用宣傳欄、單頁、微信群等多種渠道,廣泛宣傳“共同締造”的意義,激發居民的參與熱情,營造出“人人參與、人人受益”的濃厚氛圍。
多方聯動,合力攻堅煥新顏
針對問題清單,金陵寺社區積極匯聚各方力量,共同參與到紡織品小區的建設中來。
面對小區內長期困擾居民的垃圾荒地,社區書記堅定地說:“再難也要啃下這塊硬骨頭!”今年5月份,在社區的積極協調下,城管局的清運車準時抵達,一舉清除了五車建筑垃圾,隨后挖機、渣土車和吊車接連入場,新土填充、土地平整,為后續綠化工程鋪平了道路。
此后,在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經細致勘察、精心規劃,80余棵樹苗在小區內安家落戶,綠意盎然中,小區增添了一抹抹生機。隨后,還確定了充電棚充電樁安裝位置,解決居民充電難題。
今年7月份,紡織品小區共同締造會議再次聚焦關鍵難題,社區書記與業主代表面對面交流,就停車場規劃與道路硬化等議題進行深入探討并達成共識。經過半個月的施工,停車場改造及道路硬化工程順利落地,停車位合理布局,路面平整寬敞,有效緩解了居民停車壓力,極大提升了出行體驗。
激發活力,共建共管守家園
居民不僅是見證者,更是參與者與建設者。小區業委會副主任身體力行,在植樹現場當起了“安全衛士”,他一邊監督施工,一邊不忘提醒居民注意安全。從停車場的規劃到道路硬化施工,再到新建綠化帶的維護,除草、澆水,都能看到居民忙碌的身影。社區書記感慨道:“家園的美麗與和諧,離不開每一位居民的持續參與。”
為了守護這份來之不易的美好,社區一方面,緊密結合市全民潔城專項行動,強化日常監督與環境維護;另一方面,依托小區黨支部與業委會,組建共管共治小組,激發居民參與小區管理的熱情與創造力。
隨著“艾葉飄香慶端午 共同締造繪清廉”系列活動的開展,小區的文化氛圍也日益濃厚。居民們在一起包粽子、話家常,鄰里之情在歡聲笑語中悄然升溫。
紡織品小區的共同締造,不僅是一場物理空間的改造,更是一次心靈的觸碰與融合。
報名單位:潛江市園林街道辦事處
【專家點評】
匯聚群眾力量,共建美好家園
□趙振宇(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二級教授)
“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扎實推動共同富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這是我們黨提出的奮斗目標。近年來,潛江紡織品小區運用共同締造理念,在實踐過程中,匯聚群眾力量,讓居民從“參與者”變成“當家者”,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家園。
他們的成功經驗,就是將“我”經過一定民主程序 ,聚成“我們”——一個大寫的“眾”字!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人們就會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所謂感覺,它是客觀事物通過人的感官引起人們大腦反應的一種最基本最簡單的心理過程。積極情感反映的是人們面對客觀獲得的一種主觀體驗,當一個人所體驗的積極情感多于消極情感時,他便會感到幸福。這就是紡織品小區在“共同締造”中為我們創造的成功經驗!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