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郭蕾 通訊員 夏華華)“小積分”如何撬動基層“大治理”,潛江市熊口鎮有妙招。
近年來,熊口鎮積極探索“1235基層社會治理”,推動馬場先行先試創新治理方式,運用積分制開展基層治理,凝聚了黨建引領鄉村治理的發展共識,村兩委凝聚力大幅增強,人居環境大幅提升,矛盾糾紛大幅減少,輻射帶動全鎮“積分+社會治理”全覆蓋。馬場村被評為2023年度全省基層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創新試點村,熊口鎮也獲批2023年度全省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示范試點單位。
“積分+黨建引領”,形成黨群共治新合力
在探索推廣運用“積分”工作中,熊口鎮以馬場村為試點,著力打造以“鎮黨組織+村黨組織+自然灣組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群眾”為基本架構的組織體系,推選27個黨員中心戶,建立干部聯重點戶、黨員聯群眾“雙包雙聯”積分評價機制,推動群眾自發解決房前屋后環境整治等事項186個。
馬場村召開灣臺夜話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
此外,把村黨員參與塆臺夜話、連心長廊等引導群眾共謀的舉措納入黨員積分范疇,凝聚黨心民心,形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磁場效應。最終,群眾主動簽訂鄉村治理倡議書260份,收集群眾“金點子”45 條。
“積分+社區治理”,為基層治理提質增效
為了讓鄉村治理有分值更有“價值”,馬場村將村民參與路基回填、河渠坡面除雜、菜園美化,“連心長廊”“連心茶廳”“連心超市”建設等出工出勞出資的行為納入積分制管理,讓“有功之人”的價值得到認可和體現。通過“積分+”方式,群眾積極點單,出資和出力參與鄉村建設的積極性進一步提升,無償提供自留地18個,拆除古街立面棚子29個,拆除面積600余平方米,自覺清理房前屋后垃圾、雜物5.4萬平方米,解決房前屋后環境整治等事項186個。
馬場村在鄉村大舞臺集中開展積分兌換活動
該形式還有效激發了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內生動力。通過推廣“積分+獎品兌換+矛盾糾紛排查”等方式,推動村人民調解員及時發現家庭、情感、債務、鄰里等矛盾糾紛并上報獲得積分,讓村民自治工作可量化、有抓手。同時,在“數字鄉村”建設方面,推動平安建設從“靠政府”變為“靠大家”,從“靠人力”變為“靠科技”,有效維護片區和諧穩定。
“積分+鄉村建設”,共享鄉村治理成果
積分制的廣泛運用,不僅改進鄉村治理,還推動了鄉村振興。據了解,馬場村在推動農旅融合田園綜合體建設中積極運用積分制,帶動鄉村產業的同時,也讓村民在“家門口”享受到便利和實惠。如對馬場文化建言獻策的村民給予積分獎勵,將展現馬場村鄉村治理成果的抖音視頻納入積分獎勵,根據村民拍攝和轉發抖音視頻點擊量的數量給予相應的積分。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馬場村網紅“蝦哥甄選”通過直播帶貨等方式帶動馬場村及周邊銷售小龍蝦、土豆等農產品400余萬元。
此外,馬場村將馬場精神宣傳作為馬場村鄉村治理成果共享的重要抓手,對村民采取詩歌、快板、志愿服務等方式宣傳馬場精神和馬場故事的情況納入積分制獎勵,讓馬場精神人人皆曉,成為“網紅打卡”元素。
經過積分制的推行,馬場村積分管理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村容村貌有了明顯的改善,昔日的荒坑塘變身今日的鄉村大舞臺,昨日的灰舊墻變身今日的亮白風景墻,主干道干凈整潔,村民的衛生環境意識逐漸增強。該治理成效入鏡2023年《潛江城市宣傳片》,并作為潛江馬拉松比賽重要線路。
報名單位:潛江市熊口鎮人民政府
【專家點評】
群策群力,激發群眾創造熱情
□樊星(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湖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顧問、湖北省中國現代文學學會副會長)
如何實現共同締造的理想?從根本上說,就是怎樣充分調動廣大群眾的積極性,充分激活廣大基層干部和群眾的創造精神,群策群力,創造出適合本土特色的新思路,新試驗。熊口鎮馬場村通過積分制管理這一創新方式做到了這一點,通過積分獎勵提升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給大家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同時也形成一波創造新生活的浪潮,讓共同締造得了民心見了實效。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