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周光潔 通訊員 趙軍)近日,“荊楚政法基層行”第三期主題采訪宣傳活動走進黃岡市蘄春縣,采訪團深入蘄春縣綜治中心、“老鄧調解工作室”等地,實地探訪了當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一站式多元化解體系。通過生動的實踐案例和翔實的數據,蘄春縣向外界展示了如何強化陣地建設,“十支力量”協作,將矛盾糾紛化于未發、止于未訴,走出了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基層治理新路徑。
蘄春縣綜治中心。資料圖片
強化政治建設:“三個聚焦”推動責任落實
蘄春縣始終將政治建設作為矛盾糾紛源頭化解的核心,通過“三個聚焦”將“思想重視”轉化為“親力親為”。縣委書記、縣長牽頭研究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制定流程圖、召開專題調度會,為基層提供“操作手冊”。
“例如,某村因土地權屬糾紛引發群體性矛盾,縣委政法委直接對接當事人,通過釋法析理和多方協調,最終促成和解。”據縣委政法委工作人員介紹,針對疑難糾紛,縣委政法委每周會商研判,落實“一周一調度、一周一跟進”,聚焦突發事件應對,靠前指揮“三線發力”。
強化陣地建設:“五級平臺”實現一站解紛
蘄春縣以陣地建設為基礎,構建縣、鎮、村、片區、品牌調解室五級平臺,推動矛盾化解“就地解決”。在蘄春縣綜治中心,12家縣直單位與9家專業調解委員會協同辦公,集成“雪亮工程”“陽光信訪”等十大系統,自2022年投用以來,該中心累計接待群眾1.7萬余人次,辦結率達98.6%,實現矛盾糾紛“一站式受理、全鏈條解決”。
此外,鎮級綜治中心按“七室一廳”標準建設,395個村級綜治中心依托“綜治中心+網格化+信息化”體系,全年化解婚姻、鄰里等萬余件糾紛,實現“小事不出村”。
三級綜治中心每日排查、研判矛盾,法院、民政等部門聯動倒查重復警情、高危婚姻糾紛等,實現精準干預。
采訪團在“老鄧調解室”。陶輝 攝
為防控矛盾外溢,蘄春縣在鎮村之間增設38個片區聯調中心,由派出所、司法所等聯合調處糾紛。同時,培育8個“品牌調解室”。2024年,為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第一道防線”作用,全面推進品牌調解室規范化建設、實體化運行,蘄春縣大力宣傳推廣“老鄧調解工作室”工作經驗,出臺“百家調解室”建設工作指引,精心選聘調解員,在人員密集和矛盾突出的地方培育建設個人調解室,打造了“老鄧調解室”“老張調解室”“老王調解室”等8個品牌調解室。
強化隊伍建設:“十支力量”協同作戰
蘄春縣整合多方力量,形成治安巡邏隊、網格員、調解員等“十支隊伍”,變“單打獨斗”為“合成作戰”。82名鎮級專職巡邏隊員全年協助抓獲竊賊及尋回走失人員十余人;村級應急處突隊伍3分鐘內響應突發事件,2024年快速處置火情、交通事故等30余起。
489名網格員如同“移動探頭”,全年采集百萬條人口房屋信息,排查糾紛四萬多件;103名專職調解員年均化解矛盾三千余件,村級調解員依托“五老鄉賢”資源,全年調解糾紛1萬余件。30人以上的鄉鎮平安志愿者隊伍協助排查隱患2萬余條;社會心理服務隊開展心理健康宣傳200余場,干預潛在風險人群150人次。
采訪團在蘄春縣綜治中心。陶輝 攝
強化機制建設:“四大機制”筑牢預防屏障
蘄春縣以機制創新為抓手,推動矛盾糾紛從“事后處置”轉向“事前預防”??h綜治中心、信訪、網信等部門每日研判輿情、警情。
重大項目開工前均開展風險評估,先后備案重大項目建設穩定風險評估報告41個,有效地維護了項目建設期間社會穩定。
通過以上解紛工作法,蘄春縣刑事發案和信訪總量連續三年下降,群眾安全感測評連續位居全省前列。從“單點突破”到“系統治理”,蘄春經驗為基層矛盾化解提供了可復制的樣本。
如今,“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的“楓橋經驗”在蘄春煥發新活力。這里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用無數細微處的創新與堅守,壘起了平安建設的堅實基座。在這片土地上,每一件“煩心事”的化解,都是對“以人民為中心”理念的深刻詮釋,更是中國基層治理現代化的鮮活實踐。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