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松(左)生前在組織團隊研究項目建設運行。 (受訪單位供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楊然 通訊員 楊槐柳 向一丞
打開電腦頁面,民警在數據管理中心搜索關鍵詞,一張與案件嫌疑人相關的信息圖很快展露出來。這個傾注了科技民警萬松畢生心血的大數據實戰應用平臺,已成為武漢公安民警偵破案件、維護治安的利器。
萬松是武漢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支隊三大隊警務技術四級主任。5月26日中午,連續緊張工作多日后,他在辦公室突發腦溢血,緊急送醫搶救。次日凌晨,年僅50歲的萬松不幸犧牲。
這位曾榮立個人一等功的“數據神探”辭世而去,但他牽頭編織的“數據天網”,仍在默默守護江城平安。
他讓沉睡的數據活了起來
5月29日深夜,犯罪嫌疑人錢某某在武漢市江漢區常青街落網。當天凌晨,錢某某與同伙在黃岡市寶塔大道某商鋪盜竊價值萬余元的財物,隨后逃往武漢。不到24個小時,武漢警方利用大數據實戰應用平臺分析研判,結合實地走訪,隨即精準布控將其抓獲,并在其房間內繳獲被盜香煙34條。
6月5日凌晨,武昌區東亭派出所轄區發生一起盜竊車內財物案件。嫌疑人以拉車門方式盜竊車內價值3萬元的黃金飾品后,迅速逃離武漢。在科信支隊大數據分析研判支撐下,警方一路追蹤,于6月8日晚在外省將嫌疑人抓獲。
“無論是大案要案,還是民生小案,大數據實戰應用平臺的海量信息和在此基礎上搭建的智慧模型,都能為案件偵破提供重要支撐。”武漢市公安局科信支隊三大隊民警胡欣介紹,武漢公安大數據實戰應用平臺匯聚了海量信息,每天有數以千計的民警以此為“助手”,研究違法犯罪態勢、規律,排查線索、主動預警。每年跨年夜、櫻花季及演唱會等大型活動之前,警方也會依托大數據系統進行研判,形成風險研判報告,科學部署警力,保障市民安全。
這張守護江城平安的“數據天網”,凝聚了萬松近10年的心血。
2016年,武漢警方推動由信息警務向智慧警務升級轉型,為超大城市高質量發展護航。作為武漢公安系統少有、同時具備偵查經驗和計算機專業背景的“雙料”人才,萬松被選中參與組建大數據實戰應用中心。
大數據實戰應用平臺、建模工具集、城市安全風險監測體系……一個個項目從立項、招投標、設計到建設,萬松細致安排、全程推進、嚴格把關,確保每個項目都經得起檢驗。為了讓系統更貼近實戰,他多次到各分局、各警種和基層派出所調研,了解一線民警辦案需求。
“以前需要到多個部門查詢的信息,現在一鍵點擊即可全部獲取。”“他讓沉睡的數據活了起來,智能比對分析讓破案思路更加清晰。”大數據實戰應用平臺好不好用,辦案民警最有發言權。
在隱秘的角落與罪犯交鋒
“我不在乎別人眼中的‘熱門’單位,就想當警察,特別是當一名抓罪犯、破大案的警察。”萬松剛剛加入警隊時吐露的心聲,令武漢市公安局警務技術二級主任王勇至今難忘。
王勇回憶說,初見萬松是在1997年夏日的晚上。“我叫萬松,剛從華中理工大學計算機應用專業畢業。”這位白凈清瘦、戴著眼鏡的小伙子主動打起了招呼。王勇看到是校友,便詢問他為什么想當警察。萬松說,他想當一名抓罪犯、破大案的警察。
王勇笑著跟他說,我們科技部門可沒有驚心動魄的殊死搏斗和壯懷義舉,需要在隱秘的角落從海量信息中攫取關鍵,撬開案件的突破口。
“既然組織把我派到這個特殊的崗位,我就一定要干出個樣子來。”萬松堅定地回答。
1999年12月下旬,洪山區雄楚大道附近一名經營木器店的店主遇害。參與專案組工作的萬松爭分奪秒分析研判萬余條信息,明確了兇手行蹤。專案組據此排查布控,抓獲兩名犯罪嫌疑人,偵破搶劫、殺人等案件5起。
沒有短兵相接的驚心動魄,萬松以信息技術為利刃,心甘情愿做警營里默默奮戰的幕后英雄。參加公安工作以來,他在技術崗位支撐協破重特大案件160余起,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三等功5次。
未竟的算法有人接續運行
進入武漢市公安局大數據實戰應用中心,左邊第一間就是萬松生前的辦公室。辦公桌上擺放著他的電腦、工作筆記,他的警服安靜地掛在一旁。
科信支隊三大隊民警王國棟說,每次經過萬松的辦公室,往事總是如潮水般涌來,“當我們抱著文件請教時,他總會放下手頭事務,認真傾聽、耐心解答。9年來,他從未發過一次火,也從未為難任何人,面對工作,永遠是無怨無悔、勤勤懇懇。”
同事們說,萬松不僅是業務能手,還是一位優秀的“老師”。作為計算機領域的專家、全國公安第一批高級數據分析師,萬松挑選人才的眼光非常獨到。目前,武漢公安大數據團隊的24名核心骨干,都是由萬松篩選的。日常工作中,萬松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經驗傳授給年輕民警。在各類大數據建模比賽中,他從選題、設計到實施,每一個步驟都悉心指導。近年來,武漢公安斬獲公安部、省公安廳等單位組織的多個建模比賽獎項。
初期從零起步,不到10年時間,武漢公安已建成一支專業、可靠的大數據團隊,成為提升武漢公安新質戰斗力的生力軍。
“遺憾未及多請教,但您的智慧早已融入偵查研判的字里行間。在平安代碼探索途中,我們終將重逢——您未竟的算法,由我們接續運行。”同樣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的科信支隊年輕民警向一丞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