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大學文化遺產2201班民俗文化遺產概論課合影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王余成)近日,湖北大學文化遺產專業開設的特色民俗課程引發關注。2022級《民俗文化遺產概論》課程打破傳統教學模式,采取“寒假調研+課堂主講+典籍共讀”方式,鼓勵學生深入參與非遺傳承。
課程啟動期間,學生利用寒假開展“尋年味 探民俗”活動,記錄山西打鐵花、湖北鳳凰燈舞、廣西銅鼓等表演類非遺項目,調研土家“抬格子”、瀏陽蒸菜等飲食文化。學生帶著各地民俗素材走進課堂,為課堂討論提供了豐富的一手資料。
同學們的課程展示
該課程由姚彬彬、劉元兩位教師共同授課,采用“學生調研+課堂主講”的教學方式,設置民俗比較、文旅策劃等實踐環節。學生從家鄉民俗切入,逐步拓展至中外民俗比較,并模擬設計端午節民俗活動方案,促進理論知識向實踐應用轉化。課堂還特別設置師生共讀《傳統的發明》環節,通過研讀經典著作,引導學生探究民俗文化脈絡,思考傳統與現代的關系。
劉元老師點評
課程采用“教師引導、學生主講”的互動模式,引導學生從民俗的參與者轉變為文化的傳播者。通過地域IP展示、活動策劃、典籍研讀等多元融合,打造沉浸式非遺文化課堂,展現高校在傳統文化教育領域的創新探索。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