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北日報評論員 杜宇慧
下單前明碼標價,下單時怎么憑空多出幾塊錢?一查價格,機票就臨時漲價?生活中,我們通過一些第三方平臺購買機票時,標價經常“飄忽不定”,令人困惑。近日,河南朱先生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在與平臺協商未果后,朱先生選擇起訴,最終獲得2665元賠償。
經常往返國內外的鄭州市民朱先生,在一次核對機票訂單時發現了蹊蹺:一張從鄭州飛往曼谷的機票,票面顯示總價880元,但支付記錄卻顯示扣款885元。這一次,朱先生決定追究到底。溝通后,對方僅給出“退5塊,賠15塊”的解決方案,輕描淡寫,令人難以接受。朱先生遂起訴到法院,開庭前兩天,對方法務又打來電話,提出和解并賠償2665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若經營者存在欺詐行為,消費者可主張“三倍賠償”。無論金額大小,“價格透明”是司法底線,哪怕5塊錢,也得算個明白賬,朱先生用清醒的維權意識,為自己贏得應有賠償。
類似判例已有先例,各航司也在整改。今年3月,中國南方航空發出公告,針對“機票價格與行程單不一致”“多收退改手續費”“對免費特殊服務加收費用”等第三方違規行為,支持旅客維權。
不怕維權麻煩,就怕不維權,社會需要更多像朱先生這樣較真的人。遇到亂收費和霸王條款,別忍氣吞聲,大膽拿起法律武器維權。第三方平臺更應明白,價格誠信無小事,“隨意加價”不是理所應當,消費者的法律意識覺醒正在打破 “店大欺客” 的潛規則,群眾要的是明明白白消費,而不是忍氣吞聲認栽。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