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期持續高溫,未成年人涉水、游泳引發的事故時有發生。
數據顯示,7、8月份為未成年人溺水事件的高發期,且近98%的事故發生在無人看管水域。
防范未成年人溺水是一場“生命保衛戰”,不容有失。
湖北省內河網密布,湖泊眾多,如何筑牢暑期防溺水安全網,打贏這場“生命保衛戰”,請看各地如何出招。
疏堵結合+主動引導
防溺水課堂搬進游泳池
石首市全市15個鄉鎮游泳池向中小學生免費開放。(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彭磊 攝)
“身體放平,讓自己飄起來。”“教練,我怎么飄不起來……”
在石首市久合垸鄉政府旁,一個拼裝式游泳池內,池水清澈。孩子們在教練帶領下,開啟游泳第一課。
7月1日,石首市全市15個鄉鎮建成的游泳池同步向中小學生(含大中專生)免費開放。
石首境內河流溝渠眾多,45個大小湖泊星羅棋布。
往年夏季青少年防溺水工作,往往通過發傳單、立警示牌、巡河湖,在“防”和“堵”上下功夫。
今年當地轉變工作思路,實行疏堵結合。
這個“疏”,就是在各鄉鎮建設免費游泳池,這15座新建的泳池,既是孩子們玩水的好去處,也是學游泳的課堂。
在武漢市沌口寧康園社區,國家一級游泳教練涂友山化身“安全導師”,送教上門,給青少年傳授防溺水“真功夫”。
“發現同伴溺水,千萬不能盲目下水施救!”
石首市全市15個鄉鎮游泳池向中小學生免費開放。(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彭磊 攝)
涂友山圍繞防溺水“六不四知道”準則,結合近年來發生的典型案例,深入講解溺水預防、落水自救及科學施救的關鍵步驟。
水中訓練環節,在教練“一對一”指導與嚴密監護下,青少年們反復練習“踩水自救”等關鍵生存技能。
“通過學習,我明白了水中的危險在哪里,如何自救和救人,下水就不慌了!”參與活動的楊同學分享道,“特別是腳抽筋自救技巧和心肺復蘇技術,非常實用。”
今年,湖北武漢、荊州等多地開放游泳館,開展公益游泳服務與技能培訓,讓孩子們安全玩水,從源頭上防范溺水事件發生。
技防+人防
科技賦能,守護青少年安全
石首市全市15個鄉鎮游泳池向中小學生免費開放。(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彭磊 攝)“請張某某盡快撤離危險區域,已通知你老師和家長……”
近日,江陵縣荊江大堤一處防溺水監測點,監控“神器”發現有學生在水邊逗留,迅速發出警告勸離。
這套能“直呼其名”的監控神器,是去年江陵縣打造的“安全守護平臺”。
當人員進入危險水域警戒區,攝像頭會自動觸發警報,云喇叭喊話提醒人員盡快離開,同時指揮中心大屏彈窗提醒,避免潛在危險;若中小學生等重點人員進入危險水域警戒區,攝像頭會抓拍并自動跟蹤,并進行人臉識別,除云喇叭提醒外,同時短信和語音電話同步通知學校老師和家長。
江陵縣綜治中心主任王元杰介紹,全縣2萬多名學生人臉信息已接入平臺,大大提升了重點人群防溺水預警效率。
目前,平臺已覆蓋了該縣66公里長江岸線上的55個監測點位以及39個鄉鎮水域監測點位。
江陵縣防溺水工作小組人員介紹,結合防溺水中心平臺及移動端,教育局、學校、網格安全員、家長等多方共同參與,織密“人防+物防+技防”防溺水安全網。
據統計,一年來,安全守護平臺共計預警287004次,對重點人員(青少年)預警1615次,有效預防了溺水事件的發生。
精準覆蓋+沉浸式教育
讓防溺教育不走過場
在武漢市沌口寧康園社區,國家一級游泳教練給青少年傳授防溺水“真功夫”。(通訊員楊馨玉)
“7月學生們都放假回家了,這個月我們防溺水教育的重點開始向農村希望小學及留守兒童托管中心過渡。”7月2日,十堰市應急局總工程師肖軍接受采訪時說。
6月以來,十堰市應急局會同教育部門和共青團組織,建立重點人員數據庫,將父母長期外出務工、居住地鄰近水域的學生納入名單,制定“校全覆蓋+托管延伸”雙線計劃。十堰市應急局宣教中心還組織民間救援隊伍、高校志愿者,在全市10個縣市區選取示范點位開展“防溺水安全公開課進校園”,對重點群體實現全覆蓋,6月份以中小學校為重點,7月開始,防溺水以農村希望小學及留守兒童托管中心為重點。
十堰市應急局宣教中心以“這是一堂能救命的安全課”為口號開展了防溺水安全課。課堂通過播放真實溺水視頻、講解自救知識、互動問答等形式,增強學生對陌生水域的警惕性,熟記“防溺水六不準”要訣。
此外,十堰市應急局宣教中心還原創了可推廣復制的《危險邀約》情景劇。學生在角色扮演中,高聲拒絕“不去,危險,我就不去!”讓模擬性的危機情緒體驗,幫學生記牢防溺水知識。
“這是一堂能救命的安全課”活動結束后,十堰市應急局還對2.1萬名學生進行測評。通過匯總分析,參與學生防溺水核心要點綜合掌握率達97.5%。有96%的學生堅定拒絕野泳邀約,94%的學生掌握正確呼救方式,90%的學生能規范表述溺水應急處置流程,95%的學生評價課程“生動實用”。
(湖北日報記者彭磊 魏萌葉 通訊員戴軍 劉甜 )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