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壯劇 《歌王》
京劇 《穆桂英大破天門陣》
漢劇 《宇宙鋒》
覺木隆藏戲 《諾桑王子》
云南花燈戲 《孔雀公主》
楚劇 《大別山人》
黃梅戲 《紅樓夢》
滬劇 《羅漢錢》
揚劇 《百歲掛帥》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農新瑜
通訊員 向豫祺
大戲好戲繽紛,梨園雅韻繞梁。剛剛在武漢落幕的第四屆全國戲曲(南方片)會演,讓武漢“戲曲大碼頭”再次成為全國矚目的焦點。
本屆會演,由中宣部文藝局、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主辦,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武漢市人民政府、湖北省演藝集團承辦。從5月15日至6月26日,43天時間里,來自南方16個省市區的21個戲曲劇種、26家院團,帶來了19場精彩演出(含17臺優秀保留劇目、2場折子戲專場),為廣大觀眾獻上了一場絢麗多姿、令人回味的高水平戲曲藝術盛宴。
地方戲曲,各美其美
戲曲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全國各地琳瑯豐富的地方戲曲,無不凝結著地域民俗風情,承載著當地的歷史文化,成為耀目的地方文化標識。
本次會演,來自全國南方片16個省市區的各類劇種及其經典劇目,各展風華,各顯其美,共同構成了一幅中國地方戲曲的絢爛畫卷。
開幕大戲楚劇《大別山人》,深情講述大別山革命老區的動人故事,展現了荊楚大地人民的堅韌與奉獻精神,地方特色濃郁,情感真摯動人。閉幕演出漢劇《宇宙鋒》,唱念做打細膩精湛,展現了漢劇藝術的深厚底蘊。
來自上海的滬劇《羅漢錢》,以婉轉細膩的滬語唱腔和貼近生活的表演,講述關于愛情、婚姻的百姓故事。其音樂如江南水鄉般柔美流暢,充滿了濃郁的上海風情和生活氣息。
來自安徽的黃梅戲《紅樓夢》,將寶黛的愛情悲劇和賈府的興衰沉浮,以黃梅戲特有的清新質樸、婉轉悠揚的唱腔娓娓道出,唯美動人,別具韻味。
浙江小百花越劇院帶來的經典之作《五女拜壽》,以唯美的舞臺呈現、流派紛呈的唱腔,盡顯越劇的典雅與抒情之美。
覺木隆藏戲《諾桑王子》中,那色彩斑斕的面具、古樸雄渾的唱腔、獨特的鼓鈸伴奏和宗教儀式感的舞蹈,充滿了神秘、粗獷、原生態的美,雪域詩畫令人陶醉。
長沙花鼓戲《連升三級》活潑詼諧,諷刺官場丑態,充滿了濃郁的湖南鄉土氣息和喜劇色彩。
云南花燈戲《孔雀公主》表演載歌載舞,輕盈優美,音樂歡快活潑,猶如一幅絢麗多彩的云南風情畫,講述著動人傳說。
川劇《變臉》中,川劇絕活“變臉”沸騰全場,令人驚嘆的絕技背后,是跌宕感人的人間傳奇。
梨園戲被稱為“宋元南戲活化石”,來自福建的梨園戲《朱買臣》,表演古樸典雅,程式嚴謹,保留了極其珍貴的古老戲曲遺韻,讓觀眾領略到戲曲源頭的藝術風采。
深圳粵劇團帶來的粵劇《駝哥的旗》,展現了粵劇唱腔的豐富多變和詩意的舞臺風格,嶺南文化特色濃郁。
來自廣西的壯劇《歌王》,被譽為壯族戲曲的代表,其音樂以獨特的壯族山歌、民謠為基礎,表演中融入大量壯族舞蹈元素,展現了壯鄉文化的獨特魅力。
瓊劇《漢文皇后》,唱腔以海南方言為基礎,兼具弋陽腔和海南民歌特點,婉轉纏綿,別具一格。舞臺呈現唯美絢麗,極富海島風情。
……
南腔北調百花園,朵朵奇葩盡芬芳。“地方戲曲也是展現地方文化的窗口,會演期間我接連看了好幾部大戲,如藏戲《諾桑王子》、梨園戲《朱買臣》等,地方特色都很鮮明,可謂大飽眼福耳福。”武漢戲迷魯女士如是說。
名家新秀,精彩接力
作為我國南方片戲曲藝術一次最高水平的集中展示,本屆會演名家新秀云集,突出傳承經典劇目和推動青年人才培養兩大主題。
會演中,楚劇詹春堯、越劇蔡浙飛和章益清、黃梅戲何云、云南花燈戲李丹瑜、梨園戲曾靜萍……12位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得主先后亮相。他們的參演,大大提升了展演的整體水平,為觀眾帶來高水平的藝術享受。
名家薈萃,新老同臺,共譜新時代戲曲傳承新篇。經典黃梅戲《紅樓夢》,由“小梅花”青年團擔綱,呈現青春亮麗的新時代舞臺表達;楚劇《大別山人》中,一群20歲年齡出頭的“戲苗子”悉數登場;越劇《五女拜壽》、漢劇《宇宙鋒》等經典大戲的舞臺上,也集聚了老中青三代演員身影……
除了17臺經典大戲,兩場“優秀青年演員折子戲專場”也是亮點紛呈。兩場專場演出,云集了12位來自專業院團的優秀青年演員,演繹了京劇《八大錘》、越劇《北地王·哭祖廟》、荊州花鼓戲《妻審》、川劇《跪門》、黔劇《搬窯》等12出經典折子戲,一展新秀風采。
來自不同劇種的戲曲新秀們,在舞臺上初露鋒芒。他們展示的唱功、身段、武打技巧,讓觀眾看到了戲曲藝術薪火相傳、后繼有人的希望。
“戲曲發展要靠人,靠年輕人去舉旗幟,看到我們一大批新秀已經走上了前臺,令人欣喜。”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湖北省文聯主席楊俊表示。
精彩的戲曲演出,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年輕觀眾。據組委會統計,本次會演吸引了超過2萬名觀眾走進劇場,平均上座率超90%,其中年輕觀眾占半數以上,呈現了“戲到武漢活,戲到武漢火”的盛況,也顯示了傳統戲曲“守正創新”煥發的蓬勃生命力。
從漢江之畔的楚風漢韻,到雪域高原的藏戲梵音,從吳儂軟語的滬劇越調,到巴蜀神奇的川劇變臉……好戲連臺,見證梨園榮光。組委會表示,自2017年起,湖北武漢已連續成功舉辦三屆全國地方戲曲南方會演,此次第四屆會演在漢圓滿舉行,再次為武漢戲曲“大碼頭”增添了濃厚藝術氛圍和文化滋養,為傳承發展和繁榮傳統戲曲藝術、振興武漢戲曲“大碼頭”注入了新鮮活力和澎湃動力。
本版供圖
湖北省演藝集團 徐露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