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通訊員雷國泰)4月18日,羅田縣勝利鎮紙棚河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人們三五成群地來到這里,有的走進便民服務大廳辦事,有的在村衛生室看病,有的帶著小孩子在廣場上玩耍。
“黨群服務中心是個好地方,沒事我就喜歡來這兒轉轉。這里不光建得漂亮,還能看書、娛樂、健身、休息。”紙棚河村村民方興國的話里滿是幸福。前來辦事的方林剛接過話茬:“以前到村里辦點事經常找不到人,現在不管什么時候過來都有村干部在,辦事方便多了!”
紙棚河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原是廢棄的村辦校舍,破敗的房屋被附近村民侵占瓜分,教室變成豬圈雞舍,操場成了麥地菜園。2017年,結合全縣“黨建+美麗鄉村”示范點項目,在充分征求黨員群眾意見的基礎上,紙棚河村投資150余萬元新建了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左設村衛生室,右建百姓大舞臺,內設有便民服務大廳、黨員活動室、圖書閱覽室、檔案室、會議廳、婦女之家、鄉風理事會等,配套設施完善,功能齊全,基本滿足了群眾日常需要,有力地凝聚了民心、聚集了人氣。
近年來,勝利鎮全面落實縣委基層黨建“整縣推進支部建設”實施計劃,按照“五務合一”標準,已提檔升級了30個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2019年將繼續提檔升級8個。像紙棚河村這樣的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在該鎮已呈遍地開花之勢,基層支部小陣地愈發鞏固,發揮著核心引領的大作用。
據了解,該鎮各村黨群服務中心建設堅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不搞一刀切。各黨群服務中心在建設過程中,既統一了以青瓦白墻為主的荊楚風格,又充分考慮各村地理環境、文化特色、資源稟賦等因素,有特色地推進黨群服務中心建設,增強廣大黨員群眾的認同感。松子關村黨群服務中心,古色古鄉的荊楚建筑,“碩大無朋”的戰鼓,彰顯著吳頭楚尾古國邊關的蠻夷風情和邊塞文化;葉家山村的黨員群眾服務中心以“孝善”文化為主題,依托本村胡氏先輩“割肝孝母”的故事,教育村民向上向善,孝老愛親;李家坳村大力挖掘“十古”文化,搜集發掘古洞、古樹、古廟、古寨、古曲、古董、古城墻、古祠堂、古石碑和古人文歷史,著重打造村史館,傳承農耕文化,引導村民珍惜幸福生活,發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
“如今,充分發揮村級黨員群眾服務中心作用已成為勝利鎮推動‘支部強鄉’的重要內容。勝利鎮通過挖掘各村文化元素、創新管理模式、開展特色活動,村級黨群服務中心逐漸成為黨員群眾發展離不開,生活離不開,感情離不開的精神家園”該鎮黨委書記姚霞林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