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食名片:奶湯汆西塞鱖魚
尋味地址:黃石聞泰花園酒店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正是踏青賞花的好時節(jié)。在黃石,一年一度的西塞山桃花節(jié)如約而至,漫山遍野的桃花如云似霞,吸引了無數(shù)游人駐足流連。除了這如詩如畫的桃花勝景,黃石還有一道令人魂牽夢縈的美味——西塞山鱖魚,靜候著遠道而來的賓客細細品味。近日,記者一行踏訪黃石聞泰花園酒店,尋味這道千年傳承的“桃花流水”佳肴,品味時光的饋贈。
桃花灼灼尋味千年傳承的“春令時鮮”
黃石西塞山桃花節(jié)是黃石最具影響力的旅游節(jié)慶活動之一,每年吸引數(shù)十萬游客慕名而來。每逢春日,西塞山上萬畝桃花競相綻放,粉紅色的花海與青山綠水相映成趣,宛如一幅絢麗的春日畫卷。賞完桃花,游客們自然不會錯過西塞山的另一道美味——西塞山鱖魚。
西塞山桃花節(jié)與西塞山鱖魚,堪稱黃石春日里最不容錯過的兩大亮點。游客們在沉醉于桃花盛景的同時,還能品嘗到地道的西塞山鱖魚,讓舌尖也感受到春天的鮮美與詩意。
鱖魚,俗稱桂魚。扁身撅嘴、拱起的背、尖尖的頭、帶斑點的圓尾鰭,是長江流域著名的河鮮。鱖魚屬于兇猛的肉食性魚類,不吃素食,幼魚喜食魚蝦,成魚以吃魚類為主。它依靠偽裝和速度沖出去捕食,練就了一身結(jié)實的腱子肉,相較于常見的淡水魚,鱖魚的肉質(zhì)緊實細嫩,滋味鮮美,尤其是少刺,是當之無愧的“春令時鮮”。黃石西塞山的鱖魚歷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據(jù)說,唐代詩人張志和隱居西塞山時,被這里的山水美景和肥美鱖魚所吸引,寫下了流傳千古的《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詩中描繪的“桃花流水鱖魚肥”的盛景,不僅展現(xiàn)了西塞山的自然風光,更將西塞山鱖魚的美名傳遍天下。自此,西塞山鱖魚便與西塞山緊密相連,成為當?shù)刈罹叽硇缘拿朗持弧?/p>
每年的春季3月到4月桃花盛開之時,就是鱖魚最肥美的季節(jié)。這條從唐代就享有盛名的鱖魚,經(jīng)過寒冷冰封的季節(jié),開始瀟灑擺尾,游向餐桌。在黃石,奶湯汆西塞鱖魚就是本地的一道傳統(tǒng)名菜。
黃石聞泰花園酒店中廚行政總廚鄒保紅精心烹制奶湯汆西塞鱖魚這道菜已有二十余載。自18歲踏入廚藝之門,他已在烹飪的天地里耕耘了33個春秋。2016年,他加入聞泰花園酒店,肩負起中餐新品研發(fā)、菜品創(chuàng)新與設計以及商務接待等重任。鄒保紅自豪地分享道:“我接待過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包括印度、馬來西亞、德國、韓國等國家的朋友。每當他們品嘗到黃石這道名菜時,無不交口稱贊,留下深刻印象。”
鱖魚肥美選材才是關鍵
鄒保紅介紹,西塞山鱖魚的烹飪方法多種多樣,可以清蒸、紅燒、香煎等等,每種方法都可以突出鱖魚的味道與營養(yǎng)價值。“但要想真正品嘗到鱖魚的細嫩鮮美,那就得靠這道--奶湯汆西塞鱖魚。奶湯汆西塞鱖魚的做法頗為講究,需要經(jīng)過選材、處理、烹制、擺盤等多個環(huán)節(jié)。”鄒保紅娓娓道來。
首先,選材是關鍵。“鱖魚必須選擇鮮活、體態(tài)飽滿、重量在1斤3兩到1斤6兩之間的,這樣才能保證肉質(zhì)的鮮嫩。其次,處理鱖魚時要去鱗、去鰓、去內(nèi)臟,并清洗干凈,以去除腥味。”
鄒保紅邊清洗鱖魚邊說:“我們選用的是西塞山的鱖魚。這里的鱖魚因肉質(zhì)細嫩、味道鮮美而聞名。此外,西塞山鱖魚的營養(yǎng)價值豐富,富含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具有補氣血、健脾胃、強筋骨等功效。這也是西塞山鱖魚備受食客青睞的原因之一。”
隨后,他將清洗干凈的鱖魚進行“骨肉分離”,接著再片魚片。“慢工出細活,這個急不來,要順著魚的紋理片魚,將魚肉片成薄的能透光的,這樣的魚片在涮的時候才鮮嫩!”
鄒保紅將片好的魚片開始擺盤。盤內(nèi)倒入冰塊,再擺上鮮花、枝葉作造型,接著將魚片擺放在白蘿卜絲上。“冰塊可以將魚片保鮮;白蘿卜絲不僅可以讓魚片有層次美,還能涮著吃。”
接著,他開始熬制湯底。他先將3條鯽魚煎至兩面金黃,再加入適量開水。“要想讓魚湯呈現(xiàn)出奶白色,這個水溫就至關重要。”他邊倒入開水邊解釋著,并加入生姜、鹽、糖等調(diào)味品,用大火熬制。
十五分鐘后,他開始撈渣,再將湯底盛起來。“這道奶湯汆西塞鱖魚就算基本完成了,最后就是配上小料一起端上桌了。”鄒保紅笑著說。
這道奶湯汆西塞鱖魚做起來有講究,吃起來也有講究。鄒保紅將三個分別裝有蔥花、香菜、炒米的小碗擺放在魚湯旁邊。他指著這三個“搭檔”說:“品嘗時,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先加入這些小料到碗內(nèi),接著夾一片魚片涮五秒左右放入碗內(nèi),再舀一勺魚湯。”
傳承創(chuàng)新打造黃石特色名片
品一口魚肉,鮮嫩滑潤;飲一勺魚湯,醇香四溢。讓人不禁感慨:“春水初漲的江南,文人墨客垂釣江邊,所盼的不正是這一口至鮮至美的滋味嗎?”仿佛時光倒流,千年風雅盡在這一碗魚湯之中。
奶湯汆西塞鱖魚所選用是西塞山鱖魚。西塞山鱖魚之所以鮮美,與其優(yōu)越的生長環(huán)境密不可分。西塞山坐落于長江之濱,得益于長江清澈優(yōu)質(zhì)的水源,為鱖魚提供了理想的棲息條件。此外,該地區(qū)氣候溫和,雨量豐沛,這些自然條件共同營造了適宜鱖魚生長與繁殖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從而孕育出品質(zhì)上乘的西塞山鱖魚。
鄒保紅認為,西塞山鱖魚不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承載著千年的歷史和文化,是黃石美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我將繼續(xù)認真做好每一道菜,服務好每一位食客,也將加大對西塞山鱖魚的菜品研發(fā)。希望能將其打造成為知名的美食品牌,讓更多的人品嘗到這道千年傳承的‘桃花流水’美味。”鄒保紅說。
從“桃花流水”的詩意到“奶湯汆西塞鱖魚”的煙火氣,鱖魚游過了唐詩宋詞的浪漫,游進了人們的餐桌與生態(tài)思考。下次品嘗時,不妨細細品味——它不僅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展現(xiàn)了黃石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西塞山鱖魚這條魚的故事,將會更加精彩。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wǎng)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lián)網(wǎng)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yè)執(zhí)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wǎng)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jīng)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