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盧亞男)在青春洋溢的校園生活中,意外有時會不期而至。今年4月中旬,武漢市武昌區某小學的操場上,一場原本充滿歡樂的傳球接力活動,卻因一次意外碰撞,讓兩名學生小余和小文的家庭陷入困擾。
學生小余在活動中不慎鼻骨骨折,事發后,班主任第一時間進行了妥善處置,送醫、通知家長,學校也通過校園責任險報銷了部分醫療費用。然而,關于后續賠償事宜,小余和小文的監護人與學校產生了分歧,6月底,他們來到了某社區調解委員會尋求幫助。
調解現場。通訊員供圖
社區調解委員會迅速響應,聯系白沙洲司法所,通過司法所邀請了湖北九派律師事務所的田亞婷和彭皖華律師參與調解工作。兩位社區律師憑借專業的法律知識和調解經驗,與白沙所司法所人民調解員相互配合,迅速投入到工作中。他們先是耐心傾聽各方訴求,了解事件全貌,安撫雙方家長情緒,為調解營造良好氛圍。在調解過程中,社區律師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責任劃分、賠償范圍等問題進行了專業解讀,明確了各方應承擔的責任。
進行多次協商。通訊員供圖
經過多次“背靠背”深入溝通與協商,在社區律師的專業引導和人民調解員的不懈努力下,各方終于達成了和解協議。小文的監護人向小余的監護人支付7000余元賠償金,這筆費用涵蓋了醫療費、交通費等各項相關費用,某小學也出于人道主義精神,給予小余的監護人3000元補償慰問金。同時,協議明確了支付方式和期限,保障了賠償補償的順利落實。
達成和解協議。通訊員供圖
這起校園學生意外受傷調解案例,不僅成功化解了矛盾糾紛,更彰顯了青少年權益保護的重要性和社區律師參與人民調解工作的積極意義。在整個調解過程中,社區律師以法律為準繩,以事實為依據,既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又避免了矛盾的進一步激化,讓法律的溫暖照進了每個當事人的心中。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他們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全社會的共同呵護。社區律師參與人民調解工作,為青少年權益保護提供了專業的法律支持,讓法治精神在社區生根發芽,也讓更多人看到了法治在化解矛盾、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中的重要作用,這是白沙洲司法所落實“一所包一街”項目的生動體現,社區律師深度參與轄區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當中,助力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在法治的堅實護航之下,青少年必能于安全和諧之境中健康成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