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消息(記者 郭金富)又是教育類輿情!近日,西安長慶未央湖學校煤改氣工程,因施工環節卡住了,一直供不上暖氣,1600名學生被凍一個月。
往年長慶未央湖學校取暖一直用自備的燃煤鍋爐,今年9月學校的燃煤鍋爐被拆除。然而,剛拆除第三天,該校又接到通知暫時無法達到煤改氣條件的鍋爐,需繼續使用燃煤取暖,但鍋爐已經拆除,繼而造成無法為1600名學生提供暖氣。
“煤改氣”通知雖臨時變卦,但相關部門開通了綠色通道
今年9月25日,未央區治污減霾檢查中發現,長慶未央湖學校一臺停用燃煤鍋爐未拆除,當時曾現場督促未央湖街辦連夜組織人員、機械進行拆除。
燃煤鍋爐拆除,是供暖系統改造升級的環保工程,長慶未央湖學校因為拆除不及時被相關部門連夜處理。9月份正值夏末秋初,天氣環境宜人,留給供暖“煤改氣”工程的改造時間相對寬裕。
即便在拆除后第三天,又通知無法達到煤改氣條件,但未央區相關領導曾到學校協調過冬季采暖問題,現場通知區發改委、區教育局、區建設局、未央湖街辦、天然氣公司等負責同志召開推進會,要求相關部門加強協調、加快進度,全力解決好天然氣碰口、管線鋪設等問題。
因此,在開通了綠色通道的情況下,長慶未央湖學校“煤改氣”工程仍舊可繼續執行。真正導致1600名學生被凍一個月的原因,是因為該校的“煤改氣”手續辦理遲遲未完成所致。
臨時補救效果差,家長學生意見大
面對燃煤鍋爐被拆除,“煤改氣”工程無法正常實施的情況,長慶未央湖學校采取了臨時的補救措施。如安裝暖風機,但實際效果差強人意,導致家長意見非常大,除供暖效果不佳外,安全隱患也令人擔憂,因此有不少家長提議集資為教室安裝空調。
學生的事無小事,教育類輿情一直都是社會普遍關注和職能部門的工作重點。
該事件經《華商報》首發后,引發各界關注。人民網、中國網等央級媒體,澎湃新聞、閩南網等地方媒體,搜狐網、新浪網等商業媒體,紛紛就此事進行了關注轉發。媒體方面主要是以新聞傳播為主,而像新浪微博、微信、論壇等第三方平臺,則更多是網民訴求表達。
目前而言,民間輿論傳播情況相對可控,但類似“孩子的人權誰來維護?”“苦的都是孩子。”等言論卻占據主導。更有甚者,直指政府部門不作為。然而,相較于線上,該輿情尤其需要引起警惕的還是線下家長的訴求表達,倘若出現家長圍堵校門,那么事態將迅速升級。
分析師點評
好事辦成了壞事,還發生在教育領域,實屬不該。
在綠燈已經打開,只需完成手續辦理便可實現“煤改氣”供暖的情況下,長慶未央湖學校一拖再拖,造就了此次輿情事件。歸根結底,是工作態度的問題,也是對教育類輿情的認識不夠。
教育類輿情,是目前輿情領域的高發區。此前發生的虐童事件、毒跑道事件、校園霸凌事件,都引發了社會普遍關切。相較而言,長慶未央湖學校供暖輿情,帶有明顯的季節性因素,是可以提前預見避免的。
明顯,在有充足時間規避的前提下,當下教育部門和學校、培訓機構,缺乏輿情素養,甚至是完全不懂得何為輿情。一個個損害教育行業形象的輿情,都是因為缺乏對輿情的總結和教訓經驗的吸取。
教育輿情是每一所學校都必須會遭遇的,然而結果卻各有不同,這便是輿情應對能力的直接體現。現階段,學校已將所有手續全部辦理完畢,但家長的怨氣卻還未完全平息。長慶未央湖學校供暖輿情應該如何補救呢?
長慶未央湖學校可通過以下三方面重塑形象,一是及時向學生及家長進行道歉。通過撰寫給學生及家長的一封信形式,說明原委,重點是凸顯態度,在既定事實無法改變的情況下,通過誠懇的道歉獲取諒解。二是邀請學生及家長代表到校感受“煤改氣”后的供暖效果,通過前后的工作對比,獲得認可,消除隱患。三是邀請媒體朋友再次采訪報道,并通過客觀、正面的新聞,修復破損的形象,擠壓以往網絡負面輿論空間。
線上線下的結合,是輿情妥處的法寶。此次教育輿情的產生正是因為線下的不滿,繼而造成線上的表達,因此,輿情事件需結合多手段多形式,依據實際進行妥處。
(作者: 編輯:楊威)